本文作者為鄭順聰,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告訴你一個事實:政治光譜極統的王炳忠,其台語,完勝年輕的獨派政治人。
這是我看「台灣新眼界」發現的結果,此公視台語台的政論節目,來賓老中青、各黨派立場都有,到攝影棚錄製節目,基本要求是「全台語」。
一般來說,六十歲以上的老一輩,台語流暢且道地;到中生代水準就參差不齊了,錯音多,混雜大量的華語;至於年輕輩,除了有台語意識的來賓(關於基進黨後論),都不太流暢,這是時代背景與教育政策長久擠壓的結果,可以理解。
但令我「傻眼貓咪」的是,許多政治光譜偏綠偏獨,強調本土意識、誓言捍衛台灣的年輕候選人,學歷高,見識廣,台語何止講得糟糕,在「台灣新眼界」節目上,申論到最後索性用華語來辯駁。
王炳忠是台派知青不欣賞的對手,但光台語這點,就被打臉了。
多語喪失的世代
會說台灣的閩南語並不全然代表台灣立場,若能流暢用客語或原住民各族語來演說,可說更堅實更具說服力⋯⋯這不是未來的期望,而是消逝的過去式。
台灣老一輩的知識階層,不管是哪個族群,除了精通日語或英語,還具備兩種以上本土語言的能力,何止私下說,還能錄製廣播節目,上講台侃侃而談。
轉眼到二十一世紀,倡言自由多元,標榜台灣意識的青年從政人員,卻無法用台灣各在地的語言,來談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各項議題,名與實不符,完全站不住腳。
或許哈啦聊天、客套幾句可以,但在廣播或電視、演講與辯論的場合,猶如照妖鏡,此政治人物的台語能力就被全面檢視,優缺畢現。
演講不只是演講,而是檢驗政治人物:是否將台語當作日常語言,且在奮鬥的過程中,充實語彙與論述能力。
更重要的是,語言代表生活,政治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場,提出願景,解決問題。
若不能從生活出發,以在地語言來思考,頂多是客套話與虛應,怎能深入民間,打動人心呢?
強過陳柏惟和謝龍介
回顧政治台語的歷史,解嚴前的黃信介與康寧祥,可說慷慨激昂,機趣橫生,魅力十足!真的是萬人空巷!感染許許多多人來思考政治,就此加入社會運動。而世紀末前後,陳水扁與謝長廷掀起炫風,更有陳菊磅礴的重低音,儼然歷史的聲響。
轉眼來到二○二○,綠營的文青新銳,不要說營造新世代的台語氣口,連前輩震撼人心的鏗鏘激昂,毛皮都學不到。或許有人反駁,基進黨的陳奕齊與陳柏惟,台語講得很好啊,還掀起狂潮耶!
基進黨的語言思維,相當值得肯定。但黨主席陳奕齊也承認,他是長大後覺醒才將台語講回來的,程度還不如華語。而3Q 陳柏惟的氣口與機鋒,的確有黨外前輩的風範,不過其語彙與句法,太多太多是華語硬翻譯過來的。若以基進黨的立場來檢視,其語言本位仍不夠徹底。
至於藍營,謝龍介的布袋戲氣口,這幾年席捲了大眾對台語的認知。的確,謝龍介的台南腔相當道地,言說流利,但有時顯得花腔浮濫,其時不時耍弄的俗語與文言,有許多積非成是的「錯音」,這點,許多台語專家早有指正。
無論如何,若以黃信介的純粹、生動、豐富做標準,陳水扁以降的政治人物,全都不及格。
前輩是可以超越的
文章至此,以如此嚴苛的標準來檢驗,台語豈不沒有希望?
幸好,語言最大特質,是可透過學習來進步提升甚至超越。
這不是廢話嗎?台灣人從小到大,不都在學習華語與英語!
但在許多人的潛意識設定裡,面對台語,沒有「學習」這兩個字。
自以為程度好,感覺日常生活都有了,不必花時間學習是原因。或學校不考,學也沒有用,甚至認為台語沒水準。(2020 的當下,台灣的孩子只在飆髒話時講台語)
黃信介的年代,有百分百的語境,是最理想的涵養,現下台灣早已流失。
幸好,這幾年許多人戮力打拚,確定台語文字與拼音的標準化,教育部也建置網路辭典,方便查詢。再加上台語電視台設立,以及各種學習資源、網路影音與學院的研究,更有許多新詞與流行語的整理創造如 itaigi 網站,社會大眾對語言的多樣性越來越開放,沒有黃信介那時代的政治打壓了。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台灣各年齡層的政治人物,可學的語言如此優質豐富。在整體社會的正向風氣帶動下,相信有朝一日在政治場合,可聽到漂亮具時代性的台語新演講。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