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綠能補給專欄》綠能假新聞第五話:離岸風電兩階段階梯費率讓業者賺飽就跑?

離岸風電在歐洲已經是成熟且重要的綠能,近年美國和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也紛紛希望發展離岸風電,台灣作為亞洲地區的起跑者,費率制度自然被國人用放大鏡檢視。有傳聞表示,如果採取「前高後低」的費率模式,恐怕會讓開發商在前十年賺飽就跑,不利於離岸風電穩健經營,甚至留下爛帳無人收拾,是真的嗎?

《綠能補給專欄》綠能假新聞第四話:台灣的離岸風電買貴了嗎?(二)

台灣 2018 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 5 元多,相比於國外一度只要 2、3 元,我們是不是被當冤大頭了?在論述這個議題的時候,許多人會提出「跨國研究」。歐洲國家經過多年的發展,才有今日的低電價,但最近美國、越南也傳出 2 至 3 元的低電價,然而同樣剛開始起步的法國要 5.3 元、日本更要 9.6 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電價差很大?

《綠能補給專欄》綠能假新聞第三話:台灣的離岸風電買貴了嗎?(一)

其實台灣自從 2011 年起,躉購費率一直都訂在 5 元多,2018 年會特別得到民眾關注,是因為後續競價風場開出了 2.2 至 2.5 元的價格,以及和其他發展風電國家的價格相比。最常拿來比較的,就是歐洲老牌國家,一度電只要 2 至 3 元。但其實制度不同,歐洲競標 2、3 元的價格,不全都是電價;而且直接比較,忽略了技術與產業的建立需要學習曲線的事實。筆者嘗試用文章來說明成熟國家的制度,談談看和離岸風電領先國家發展初期時的價格相比,我們躉購費率一度 5…

《綠能補給專欄》綠能假新聞第二話:離岸風電創造2萬個工作機會攏係假?

每當政府要發展一個新產業的時候,會端出的牛肉不外乎就是會吸引多少投資額、有多少產值、可以貢獻多少 GDP、以及能創造多少個就業機會,離岸風電也不例外。而最近大家在吵,到底政府說的 2 萬個就業機會是真是假,筆者嘗試著以其他國家的評估和統計結果,來討論這個議題。

《綠能補給專欄》2019年綠能假新聞第一話:風機十年變廢機?

最近網路跟談話性節目上在討論陸域與離岸風機 10 年後效率急降,宛如廢鐵,並質疑政府發展離岸風電的方向錯誤。此番言論的來源是一篇來自英國能源智庫「再生能源基金會(Renewable Energy Foundation)」的研究,這份 2012 年的報告指出,以丹麥離岸風機為例,全年有 40% 的時間可發電,但 10 年後會降到 15%,效率急降至不到一半。然而這份報告卻有許多問題,研究成果也早被英國及丹麥政府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