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魯直專欄》侯友宜與柯文哲的危機處理能力——恩恩事件與網軍事件

「恩恩」父親林先生。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最近新北市長侯友宜發生了一個政治危機:一個小孩恩恩,因為新冠肺炎延誤 81 分鐘送醫時間致死。

這個事件,恩恩的父親林先生,一直想要了解,為什麼從 119 報案到送醫,會延誤 81分 鐘,真相如何?林先生從四月份到今天,一直想要了解其中從報案到救護車來到的過程,結果向新北市政府要資料,只要到自己報案的譯文,沒有錄音檔,更沒有任何消防局與醫院、衛生局間之橫向連繫資料(包含內容與錄音檔)。

侯友宜拒絕提供消防局、衛生局、醫院間橫向的連繫資料,包含連繫內容和錄音檔,用的是政府訊公開法的規定,說橫向資料,涉及公務員的聲紋,是公務員隱私權的問題。在林先生向消防局要資料的過程中,消防局更演一部假戲給林先生看報案現場。有前消防局人員爆料說,這是假戲,結果這個見義勇為者被移送檢調。接下來,新北市政府以偵查不公開為理由,林先生要不到任何的資料。 事實上,這個被移送者的案情,與林先生要的資料,沒有邏輯的關連,不能作為偵查不開,拒絕給林先生資料的理由。

一個失去可愛孩子的父親,因此再也得不到孩子所以失去生命的真正原因和真相。他身心疲憊,甚至四叉貓還發現,有兩個新北市政府的 IP,在網路帶風向,說林先生準備要選舉,以政治手法意圖抹黑林先生。

與此同時,台北市政府及所屬財團法人多名員工,被發現上班時間在 PTT 散布不實防疫消息,並攻擊中央防疫、為台北市政府及柯文哲辯護。這是這數年來,被發現有公務人員真正在上班時間於網路有系統網路作戰的行為,而不只是政府宣傳的網路外包行銷而已。

這兩個危機,老實說我覺得後者政治危機較重,前者較輕。前者雖然涉及人命。但是全世界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不下數百萬人。在緊急而且數量龐大的救援中延誤,不是不可原諒,最多只是行政疏失。

然而後者,涉及惡質的政治動機。把國家機關的閒差,安插給懂網路風向、政治屬性與自己相同的人。這些人不務正業,在上班時間暗中打擊異己,宣傳柯文哲,這是真正的養網軍。像悠遊卡公司董事長的職務,把它交給一個德不配位的網軍頭子,這根本是嚴重違反政治倫理。柯文哲竟然還說,養網軍是有報應的。

柯文哲針對這些被抓包的網軍,只是輕鬆地說,這些人就是太閒,吃飽飯沒有事幹,就很明快地給予行政處分,就這樣揭過去了。反正大家都知道柯文哲養網軍的方法,就是把網軍安插到市府的閒差中。

這個政治危機,柯文哲的處理方式就是,發現就處理,就像敵後工作人員,被發現就是工作不力和無能,被處理是活該。你們有本事發現幾個,我就處理幾個,沒有被發現,就是沒有。至於國家防疫如同國家作戰,在防疫作戰中暗中搗蛋如同叛軍,柯文哲心中沒有這項倫理和紀律。

然而侯友宜的處理方式,就是自己解釋法律,說什麼政府資訊公開法包含公務員的隱私權,還有自己發動而解釋的「偵查不公開」。

一個失去孩子的父親,連要求一個為什麼孩子會失去生命的真相,都沒有機會,而且侯友宜也不會給機會。新北市衛生局長,只是冷冷回答說,我們都很忙,我們盡力了,沒有任何一句道歉。

本來新北市政府的這項危機,只要公布錄音檔,如果行政人員有疏失,就行政處理。然而侯友宜的掩蓋,給人的感覺是,這中間一定有什麼重大疏失問題在,為了掩蓋,而不想面對。於是自己解釋法律。連帶給人聯想是,這個人過去在警界辦刑事,也可能都是自己解釋法律,而且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被害人是無權知道真相的。一切「依法處理」,這個法律,以我的解釋為準。

同樣的,這個危機的處理過程,都是市政府的局長、發言人,副市長出來面對,給人的感覺是侯友宜是會切割,而自己不願意負責任的市長。這個處理模式,完全是過去警界的推責任的處理模式,而不是敏銳政治人物的處理政治危機的處理模式。

侯友宜過去的高人氣,其實是來自與國民黨的若即若離,沒有高度政黨色彩。像對韓國瑜的冷淡處理,對四項公投與黨中央的切割等。也因此深得淺綠、淺藍、中間選民的歡心。然而最近為了選舉,開治砲打蔡英文及疫情指揮中心。民進黨也因此藉恩恩事件予以反擊。侯友宜於是把恩恩事件藍綠化。這對侯友宜很傷。因為在統計的客觀數據上,侯友宜的防疫沒有做得比別的縣市好。

這個事件,不會影響侯友宜的市長連任之路,因為民進黨在新北市還沒有侯選人。但是這個事件,會使侯友宜一些中間選民和淺綠的票跑掉,卻增加不了深藍和淺藍的選票。

每個家庭都有小孩,一個洪仲丘事件,都可以動搖馬政九政府。一個恩恩事件,如果處理不好,會使侯友宜的事務官性格和冷酷無情、沒有危機處理能力印象定型化。這對未來的政壇是不利的。包含未來的總統之路。

柯文哲雖然白目而且嘴巴賤,但是他真的比較會處理危機。或許,這和他常常白目而自己無端製造危機有關。

新北市中和區2歲男童「恩恩」確診COVID-19不治。恩恩父親(右1)。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魯直論壇,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