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資誠(Pwc)稅務營運長許祺昌表示,即使如此,台商仍不會停下調整供應鏈腳步,因為不僅美中協議實質並無大進展,業者也早認知,美中分裂為「兩個市場」趨勢已不可逆。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天舉辦「境外資金回台如何適用專法」論壇,針對美中貿易戰最新發展及台商回流趨勢,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許祺昌於會前受訪時認為,即使美中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但台商調整全球布局的角度仍不會停歇。
許祺昌表示,觀察美中達成的首階段貿易協議,只不過是把價值 2500 億美元銷美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稅率暫緩由從 25 %上調為 30 %,其他部分通通沒變;中方允諾很快會加碼購買美國農產品,但中國本來就缺黃豆、豬肉,未來不過是改成跟美國購買。
許祺昌指出,中方承諾擴大開放金融服務業市場,其實也是在做該做的事,一直以來中國還是希望能吸引外資到中國,技術不走、資金也能留下來,中國只是在做他該做的事。台商慢慢已認清,不論美、中雙方,「只是把貿易談判議題當成提款機在操作。」
許祺昌說,另一方面,台商也已意識到,隨美中貿易戰爆發,美國及中國已分裂為兩個市場,且其中美國積極在去中國化,中國在去美國化,台商目前雖能兩邊受惠,但實質上仍像在走「平衡索」,台商不少技術授權都來自美國,很難不受到來自美方壓力。
許祺昌表示,此外,不僅美國及中國,各國也紛紛都在要求外商在地製造,與美中貿易戰效應加乘,促使台商必須進行調整全球供應鏈。
對在這種情況下,台商為何選擇回台,許祺昌觀察,台商長年在外,在別的國家,不論資金、稅制、法規、物流、財產所有權等面向,別人要修理你、要卡你,作為一個外國人或外國企業,沒有投票權,又是小國,沒有政治實力,過去都吃到一些苦頭。
許祺昌說,面對外在環境波濤洶湧,台商漸漸產生憂患意識,思考把生產放在海外市場,但將核心技術移回台灣,畢竟是自己的土地,也更熟悉法規及財產保護等規範;但也不可諱言,台商在選擇要不要回台時,仍有一些疑慮,包括五缺問題,自由貿易協定不足及對政策一致性的疑慮,需要政府加把勁。
另一方面,許祺昌表示,除了調整布局回台的企業,政府若想吸引台商將個人海外資金移回,建議可強化政策宣示,化解台商擔憂資金匯回可能遭進一步查稅的疑慮,突破這層心理障礙,比較能達到海外資金專法回台浪潮的引爆點。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