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被詐騙值得同情嗎?

行政院長陳建仁(中)30日在台北文創大樓出席產業自律反詐騙宣導系列活動記者會,頒發感謝狀給警政署打詐有功人員。圖片來源:中央社

那天貼的那個有關「詐騙橫行」的文章,結果引起很多人熱烈的發言,許多大德提供寶貴的意見,連林宗男教授都打電話來討論,可見這的確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有些朋友認為「被詐騙是因為貪心,貪心的人不值得同情」、「政府根本沒有辦法為這些人做些什麼」,讓我思考了很久。

算起來我算是被詐騙人的家屬,要不是我爸貪心、弄那些股票房地產的投資,我唸書的時候家庭的經濟不會負債累累,生活壓力不會那麼大,不會承受那麼多痛苦。

我們常常會批評柯文哲的很多言行是沒有同理心,那被詐騙的人值得同情嗎?

我有個親戚,他會當著我和爸爸的面,教育他的小孩:不要太認真唸書,沒有必要,那種貪心的行為,會造成自己人生的不愉快,也會帶給別人不幸福。

「拼命讀書工作會很慘」、「想做官會很慘」、「想嫁入豪門會很慘」、「想發大財會很慘」等等,這些算不算因為貪心而被詐騙,廣義說起來應該算吧!

同情通常源於對他人遭遇的理解和共鳴。在道德和社會層面,人們往往根據情境的不同,對受害者或行為人展現出不同程度的同情。對殘障人士沒有人覺得不應該同情,所以要給他們無障礙的設施,方便的關鍵基礎建設。

他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往往是無法控制的,社會普遍認為他們值得得到同情和支持。天生或意外是一回事,但如果他是因為貪心,而被黑道砍斷一隻腳?這樣我們就不應該同情他嗎?

因為極端的社會、經濟壓力或威脅而不得不作出違反法律或道德的選擇的人。因家境不好而犯罪的人,源自於深層的社會不平等或貧困,我們應該要同情他們嗎?

我的人生就在這個的邊緣,所以想到的事情可能跟大部分家庭好的朋友不太一樣。

回到反詐騙這件事情,數位發展部之前弄了一個什麼 111,其實我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昨天林宗男跟我講說我才知道有這件事情,我收簡訊也不會注意是誰發的,這件事情的功用到底有多大?

董兄的留言很好:
除了這三件事以外,還有很多能做的事。

像是警方那邊都會有最新的詐騙套路與陳述,找人把這些手法整理寫成故事公開,然後按照頻率加強宣導。就是防詐教育該做的事。有新手法就招開記者會來加強宣導(例如 AI 語音偽裝綁架案件)。

然後對臨櫃匯款加強管制,行員按照年齡、匯款金額、對象、急切程度等做點數量表,到一定程度就請警方前來協助溝通。

另外我覺得台灣在 Whoscall 之外還需要別的來電篩選服務。像是政府、法院、警政機關、公立醫院官股銀行等都應該提供號碼作為「白名單」,來電時顯示名稱可作為「信任」機制。

另外延遲匯款入帳,可能也是一個阻止金流立刻進入詐騙集團的方法。

人生就由慾望組成,慾望不能滿足就感到痛苦,慾望得以滿足就感到空虛。

人的慾望是所有詐騙的根源!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