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迎來大選,如果總統艾爾段再次掌權,外界憂心土國正式走入獨裁。政權輪替雖不代表土耳其經濟浴火重生或快速走上世俗路,但能肯定的是,位處歐亞的歷史古國將告別大總統時代,重返議會民主。
5月 14 日舉行的總統及國會選舉可說是土耳其現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不僅為治理方式及經濟政策定調,還將決定這個位處歐亞交界的中型強國走向,受到全球關注。
現任總統艾爾段( Recep Tayyip Erdogan )執政之初,開放的土耳其曾是伊斯蘭教世界現代化進程的巨人,當時土國走向民主、經濟復甦、百萬人脫貧、戴頭巾的女性可接受高等教育及在公部門任職。
20 年來,這些政績已經被經濟快速惡化、地震造成的毀滅性傷亡、治理不善及無數侵犯人權行為等弊病所掩蓋。
艾爾段不願聽從高級經濟顧問的建議,依個人意志推動「非正統」低利率政策,造成通貨膨脹飆升、貨幣里拉在過去 5 年狂瀉 80 %、外資快速出逃。土耳其民眾持續忍受嚴重的經濟困境,貧困人口增加。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及政策不復存,國家統計局也淪政府喉舌。
屋漏偏逢連夜雨,土耳其今年 2 月發生建國百年來罕見的強震,奪去逾 5 萬條命, 200 多萬人無家可歸。這場凌晨發生的世紀天災,也震出艾爾段獨攬大權、政府缺乏制衡的弱點。專家認為,建築公司沒有遵守法規粗製濫造、救援人員遲遲未抵達震區、相關單位主管要總統點頭才敢有動作等原因都使災民淪為犧牲品。
面對鏡頭,土耳其民眾多不願開口談政治,更別提具名受訪,這或許呈現了土耳其言論自由空間遭壓縮的縮影。根據「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 ) 2022 年全球言論自由報告,土耳其屬「不自由」類別,網路自由度更是連 4 年直直落。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3 日發布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土耳其連跌 16 個名次,在 180 個國家中排名 165 位,落後多數中亞國家及俄羅斯。
盼看到土耳其進入「後艾爾段」時代的人樂見反對陣營展現空前團結,第 3 大黨人民民主黨( HDP )也不推自家候選人,「禮讓」在野共主基里達歐魯( Kemal Kilicdaroglu )。有伊斯坦堡巿長伊瑪莫魯( Ekrem Imamoglu )及安卡拉巿長亞瓦許( Mansur Yavas )兩大政治明星助攻,一再被嫌棄毫無記憶點的基里達歐魯,民調多次微幅超車艾爾段。
基里達歐魯主打恢復民主及和解,他是否凝聚支持力道足以扳倒擁全國資源於一身的艾爾段,將不只牽動土耳其內政,也關係到土國加入歐洲聯盟( EU )的進程,以及土耳其在俄烏戰爭的角色。
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成員,軍力為 NATO 第2大。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土耳其因鄰近交戰國以及艾爾段與俄羅斯總統蒲亭( Vladimir Putin )的私誼,讓土耳其別具地緣政治重要性。
如果艾爾段真的被選民下架,土耳其與沙烏地阿拉伯搶遜尼世界領導權的區域競爭或許會稍微退燒,畢竟基里達歐魯既不好鬥,也沒有艾爾段的野心。
繼巴西前強人總統波索納洛( Jair Bolsonaro )去年敗選後,艾爾段若也選舉失利,將是對全球獨裁政權的一道警示。然而,如果艾爾段再次獲勝,土耳其將難以從保守、專制上路回頭。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