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體內主宰著我們的生活,它知道如何保持沉默。它穿透時間的孔隙,貫穿我們的行動,代表我們說話和做決定。這就是讓他們如此難以戰鬥的原因。更糟糕的是,時間越長,它就越穩定。
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了一個殘酷的公式:
人生下半部分的真實生活,只是由前半部分養成的習慣組成,人生到了某個時刻之後,你就無法打破它們。習慣是以前心理活動的殘留化石,習慣意味著無意義的重複。
我第一次到萊茵河去旅行,在一個河岸的中國餐館吃飯,看見美麗的城堡與河流交錯形成的美麗風景,跟老闆說很羨慕他們住在這樣的人間天堂,老闆回答說:你還住住看,住一年之後就無聊死了。
當我們第一次到某個地方,我們會發現一切都很愉快,但時間久了,我們的眼睛不再注意任何東西,感官上有形的東西褪色,我們對事物的美麗變得反應遲鈍。
這種力量體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即使是最極端的行為或事件也可以很快變成像早餐後喝咖啡這樣平凡的習慣。
可以看出,這種習慣具有重要的道德或不道德的意義,它麻木了我們的意志,以至於一成不變。當理性思考退位時,我們聳聳肩說:我沒辦法,習慣就變成可靠的 Alibi,這個套路化解了我們的責任。如果我們每天早上遇到同個遊民,養成了不給他任何東西的習慣,那麼我們的這種態度也會成為外在環境的一部分。
這個習慣最糟糕的影響是它讓我們相信我們不再為它的影響負責,習慣導致冷漠、疲勞和無聊,黑格爾說:導致死亡的是生活習慣,或者就是死亡本身。
生活可以僅透過實踐來改變,一個人必須遵循“好的重複”道路,只有這樣才能取代“壞的”。一個適度的、循序漸進的行動計劃,但要以最嚴格的規律來實踐。
人生是以打破習慣來區分年齡,能夠建立新的好習慣,代表這個人還在人生的前半場,不管他實際的年齡是多少。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