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中國前財長呼籲:對月入2.2萬元以下民眾發現金

圖為山西太原一家適用消費券的便利超商。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今天指出,中國經濟面臨三重壓力,市場預期轉弱、大家不願投資是主要問題。他呼籲對月入人民幣 5000 元(約新台幣2.2萬元)以下的民眾發放現金,支持他們消費。

澎湃新聞報導,樓繼偉 16 日在「 2022 鳳凰財經夏季雲峰會」發表上述觀點。

人民幣 5000 元是中國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此前發佈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度報告( 2020-2021 )」顯示,目前中國月入高於個稅起徵點的人只有 10 %,相當於只有1.4億人的月收入高於 5000 元。如果按照樓繼偉所說直接發現金,將會有 12 .7億人受益。

樓繼偉指出, 2020 年疫情爆發以來,中國與美歐主要國家應對方式不同,經濟運行出現週期性錯位。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不是通貨膨脹,而是三重壓力(即供給衝擊、需求不足,預期轉弱)。

針對市場預期轉弱,如何扭轉民間投資不能投、不願投、不敢投的問題,樓繼偉表示,預期轉弱的問題,核心是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的關係,政府部門也在探索,民間也在觀察,總之大家認為「目前的方法還不到位」。這個問題現在不解決,大家都不願意投資,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因素,目前而言這是最主要的。

他認為,在控制通膨的時候,貨幣政策的作用比較大。在拉動經濟增長的時候,更多需要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合力,特別是財政政策來推動。

對於個人所得稅減免,是否可以促進消費,樓繼偉認為作用不大。他說,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實際徵收覆蓋面很小,需要報稅人是參加正常工作的人,農民那邊都不用報稅。「最需要幫助的是那些月收入 5000 元以下的,目前比較有效是對這部分特別困難的群體給予現金支持,支持他們消費。」

樓繼偉說,在中央財政政策的支持下,有一些地方開發了消費券等辦法,這個辦法是可以的。特別是這次階段性疫情的突發,主要在沿海發達地區,也存在一定財政實力。他們發放這些消費券有刺激作用,推動經濟恢復的作用是比較大。

據鳳凰網,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 16 日也在這場峰會建議各地政府給大家發放消費券或者現金以刺激消費。

姚洋表示,發放消費券可直接促進消費,對經濟復甦的拉動效應是最直接的。如果平均每人發 1000 元消費券,最後可能每人花 3000 元或 4000 元;這樣推算,中國可能增加2至3兆元的 GDP ,相當於中國 GDP 的2%至3%,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至於發放消費券的資金來源,他表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由中央政府發專項債、特殊國債。 2020 年,中國曾發行抗疫特殊國債,如今,也可以再發一個特殊國債,發行1.5兆元或者2兆元,這些錢主要給低收入者發放消費券,然後可以規定消費券如何使用等。

為促進消費,中國多地近期相繼發放消費券,但金額與額度都很有限,且多限定汽車、家電等特定商品。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