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中的男人或女人,閉目跪地,面露堅毅神情,乍看似在祈禱,然這決絕姿態,實為二二八受難者受刑前的模樣。畫家江懿亨長年以畫作敘說二二八歷史缺頁,特展今天開幕。
江懿亨自 1985 年開始以二二八事件為題展開創作,特展「肉身殉難-江懿亨畫出 228 受難者的血肉靈魂」,今天下午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開幕。人權律師李勝雄、蘇煥智、詩人李勇敏、攝影家潘小俠等長期關注二二八事件的各界代表,均出席與會。
江懿亨回憶, 1985 年台灣社會運動風氣盛行,時值 22 歲的他,因兒時從父親口中了解二二八事件,便萌生想將繪畫傳達歷史事件的想法,「一方面是表達對歷史的反省與救贖,一方面也是透過繪畫讓心靈更超脫,讓台灣能在面對苦難後,面對歷史更有勇氣往前」。
二二八事件發生於 1947 年,因鎮壓行動相當快速,受難者家屬往往措手不及就失去摯愛家人,除非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否則連受難者的照片、肖像畫都恐怕難有一張。
創作數十年間,江懿亨曾多次探訪不同的受難者家屬。其中一名家屬就提及在二二八事件逝去的母親身影,隨成長過程已十分模糊,一生中都希望有人能畫出母親肖像,以供悼念祭拜。江懿亨便以「母難」為題,為受難者在畫作留下記憶。
特展中集結 34 件畫作外,還有 2 件裝置藝術作品。江懿亨說,其中「抽屜裡的印記」也是以真實事件出發,受難者曾將遺書寫在抽屜裡,直到家人後來整理時才發現,「我聽到這個故事後,也將我的創作畫在抽屜中,以此向受難者致敬」。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蕭明治表示,江懿亨對二二八事件的關懷一直都不間斷,這些創作不僅補綴家屬對受難者的記憶,也填補台灣美術史對二二八事件的空缺,讓觀展民眾可以瞭解這場悲劇。
「肉身殉難-江懿亨畫出 228 受難者的血肉靈魂」即日起至 12 月 12 日於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B1 特展室展出。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