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惟從就任立委以來就經常使用台語質詢,這也是在網路輿論上,他時常被中間選民詬病的一個議題。近年其他委員也會零星使用台語質詢,其中一位是林昶佐,大多是在賴清德時任行政院長的期間,兩人在質詢時雙方均使用台語完成議事。
最早把台語帶進政論節目的是汪笨湖,第一位在台灣全台語質詢的立委,則是戴振耀。出身農家的戴振耀是早期少數的黨外鄉民代表,為了農民與農眷的權益而努力,進入立院後開始堅持使用台語問政。或許現代看來,有不少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多此一舉在找麻煩,但在 30 年前老一輩聽不懂華語,其實是中南部的常態,時間再更往前一點,聽不懂的人更多。
法條發展始末
《國家語言發展法》最早源自於扁政時期,原本稱做《語言平等法草案》,起草主因是 2001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台灣原住民語言列為瀕危母語。法案內容主要是保護與保存各族文化,強調語言的多元性與平等發展,一直到扁政府末期行政院才正式提案。馬政府時期則擱置,一直到小英政府上任後,才由立委管碧玲在立法院再度提案,文化部委由學者主持法案研究,隔年提交正式草案,於 2018 年年底正式三讀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全文 17 條。
多民族邦聯的起點
有別於早期的台語質詢,是純粹的對抗華語強權與殖民體制,林昶佐和陳柏惟的台語質詢,其實更傾向於台灣本位者的互動默契,大多時候都是雙方均能聽說台語的情況下才採用全程台語的方式質詢。
而這次會期則是首度採用傳譯制度,只要事先申請,無論是使用台語、客語、族語均能有即席的全程翻譯,所以並不存在所謂共同工具的必要性。
位於中歐的瑞士,總共有德文、法文、義大利文和羅曼什語,四個語區,這四種官方語言之外,隨著移民人口增加,英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阿爾巴尼亞語和克羅地亞語也逐漸形成使用人口,並沒有因此統一使用英文或德文。這就是邦聯國家的精神,這也正是傳譯制度的重要性,脫去大一統殖民華國的外衣,轉往多民族邦聯國家制度發展的起點。
國語運動的殖民本質
立法院「獨尊華語」的狀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剝奪了政治參與的能力。對年長者來說,人們不能直接的用熟悉的語言參與政治,被迫要再額外學習新的語言,墊高了參與門檻,對年輕人來說,母語或族語成為非必要語言,那必然會產生排他性,最後隨著使用頻率降低,一個失去語言的族群,註定被同化或消亡。
語言並不只是工具,還決定了該族群的社會地位與資源分配。因此,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 27 條即闡明縱使是語言上的少數族群,也享有「使用自己的語言的權利」。
所謂的「共同工具說」或者是「聽不懂」,其實追根究柢的本質就是獨尊華語,就是認為除了華語以外的語言,無法登上國會的大雅之堂。就像拒絕承認台灣小食能登上宴席,批評滷肉飯的餐飲精緻化,而從來沒想過,為什麼中國菜可以在台灣存活的理所當然。就像每個人理所當然的都要識讀中文,不能用自己民族的語言,最終其他的語言和文化均淪為弱勢,隨著時間消失在這塊土地上,這就是殖民同化的邪惡本質。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