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可能牽動亞太局勢及美中台關係變化,蘇紫雲、盧業中等學者今天表示,無論誰成為新任美國總統,美中對抗或競爭、美國支持台灣的關係格局,基本上不會改變。
台灣民主基金會及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下午舉行「美國大選後的美中台關係」座談會,邀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俞振華、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盧業中,以及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與談。
董立文指出,中共近日大力批評美國民主體制,顯示中共應對美國和台灣選舉的方式,就是醜化、妖魔化民主。他也提到,稱美國因選舉爭議將面臨分裂是過度反應,台灣應相信美國民主制度的強韌。
蘇紫雲表示,無論大選結果為何,美國對兩岸關係的態度都將往「有限度的戰略清晰」方向發展、對中國仍是「反制」及「圍而不打」,且研判美方不會開第一擊。
蘇紫雲說,台灣宜採取「以維持和平為目標、但對可能的戰爭有所準備」的態度因應未來局勢,且必須更嚴肅地看待國防、調升國防預算,具體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才能掌握可信的外交話語權」;外交事務方面,則應強調共同價值、共同安全及共同利益。
盧業中指出,目前美國社會整體氛圍偏向反中、疑中,無論最後誰自大選勝出,美中競爭都將大於合作,美國行政部門也將持續對台友好。儘管台灣將面臨不同程度的機會與挑戰,不變的是,台灣都應持續積極尋求與美國合作。
他也提到,儘管拜登主張修復與歐洲盟友的關係,這不必然意味在拜登若成為新任總統的前提下,美國行政部門將忽視亞太地區及中國崛起對區域安全的威脅。
此外,台灣民眾黨下午也舉辦「台灣新國際關係系列論壇─美國大選後的美中台局勢」座談,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廖達琪表示,美國民主黨傳統上與中國較友好,但即便拜登勝選總統,中美之間長遠看來仍是「競爭對手」。
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陳一新說,川普政府多次對台軍售,導致中國不滿,常派軍機侵犯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若拜登上台,中美關係可望逐漸改善,中國將忙著加強改善與美國關係,不會天天把心思放到台灣,台灣人民反而安全。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