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憲法的奇特性已經是眾所皆知,但眾所詬病的問題卻依然存在。「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相信這句話大部分的民眾一定不陌生,但由七十年前的中國人,決定台灣的根本大法,還有正當性嗎?
那到底為何這部憲法能屹立不搖呢?這裡列舉一些常見的理由,「變動憲法會挑起兩岸戰爭」、「中華民國才是正統得中國」、「憲法要有法安定性」、「制憲不符合當前的憲法,有違憲之虞」。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一一來破解政治騙術。
首先,最常出現來恐嚇民眾的就是,「中國會攻打台灣」,但中華民國憲法已經歷經了七次修憲,凍結了省、廢除了具有中國各省代表的國民大會,去中化的意味濃厚,台灣有遭受到中國的武力侵犯嗎?
再來,是「中華民國才是正統中國」,所以我們要守住中華民國憲法,才能有統治正當性。這樣的說詞根本是癡人說夢話,這個主張簡而言之就是「反攻大陸,民主統一中國」,中國打得贏台灣嗎?中國人民會接受台灣統治嗎?台灣想統治中國嗎?現實層面完全無法達成。
接著,是「憲法安定性」,這也是許多公法學者的主張,但各位試想,為何法需要安定性?所有法都需要安定性嗎?
先談談「法安定性」,其是為了讓人民得以預期自己怎樣的行為合乎法律要求,不至於不小心犯法,才能相信政府的施政,不會無故朝令夕改,無所適從。但不代表法需要萬年不變,且在資訊流通的現代,人民要獲得法律變更的消息,可說是輕而易舉。
法安定性根本是守舊派的藉口,如果有更加保障人權、增進公共利益的憲法,何需維持舊有的規定,何需總把安定性作為否定的藉口,而非提出更佳的解決方案。甚至提出制憲不符合當前的憲法,有違憲之虞,造這樣的邏輯推論,立法院可以關門了,因為我們不能立新法,也不需要立法。
既然這樣,為何各大政黨都喊著修憲,卻不做出實際行動呢?原因在於,修憲的大門,已被政治算計給關上。過去只需要政黨合作就能修改的憲法,如今有了高門檻,不只要立法院四分之三同意,還要公投過半。在此門檻訂出後,台灣就未再通過任何修憲案了。
為何兩大黨會接受修憲高門檻呢?這就要從最候一次修憲探討,當時是民進黨執政的第二任期,總統陳水扁的民調跌至最低點,可能在擔憂未來國民黨執政,會修憲靠攏中國的情況,將修憲門檻拉高,至少能維持現況。對國民黨來說,如果修憲門檻提高,也不用擔心未來走向台獨,因而失去長久主張的立場及選票。
這就是為何「中華民國憲法」能如此屹立不搖,雖說歷史因素、國際因素也佔了一些比重,但政黨彼此之間的利益算計、選票考量,才是真正拖累憲政體制正常化,影響台灣進步發展。
本篇文章作者為楊峻杰,現為清大社會所研究生。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