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沒有美麗島事件,就沒有台灣民主。」政治學學者吳乃德著述《台灣最好的時刻》,紀錄台灣民主在美麗島事件後誕生的故事,8 日舉辦新書發表會,當時的美麗島雜誌社社長許信良、主編陳忠信、催生者姚嘉文,與其子吳怡農都到場,他們盼這本書能讓台灣未來若再次面臨黑暗時,能有智慧與勇氣面對。
2013 年吳乃德參與叢書《百年追求》中《自由的挫敗》一書,講述的是《自由中國》雜誌當時引領台灣第一波民主運動的故事,今次出版的《台灣最好的時刻》,則是 1979 年美麗島事件的前因後果。
「美麗島事件不是高雄事件,是發生在全台灣。」姚嘉文表示,去年美麗島事件 40 週年,很多紀念活動仍將美麗島事件等同於高雄事件,並著重於遭到判刑者的刑求、服刑等苦難,但他認為,他們以「叛亂」遭軍法審判的原因,與高雄的暴動事件無關,而是因為當時美麗島雜誌跟著民間提出要求終止戒嚴、國會改選、修改憲法等,衝擊的是國民黨政權的正當性,《台灣最好的時刻》正好釐清了前因後果。
「這就像是吳怡農小時候聽的床邊故事一樣。」陳忠信表示,吳乃德總是喜歡說故事,經由這些故事堆疊而出當時美麗島事件的前後。陳忠信表示,當時的台灣處於「驚蟄」般的時代氛圍中,每一個人都變得勇敢。許信良表示,美麗島雜誌雖然只推出 4 期,卻能引起社會轟動,更帶來台灣的民主化,原因正是陳忠信認真又有見識,也邀了吳乃德等人才一起寫文章,例如他當時竟敢將呂秀蓮的兩萬字文章刪減到兩千,讓該篇文章與整本雜誌都精彩、令人印象深刻。
吳乃德表示,他認為台灣的民族、國族主義,一直到民主化後才逐漸形成,然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應該是「歷史記憶」。光是認同不足以發展台灣民族主義,只有認同的話,國族仍會脆弱,民族記憶才能留給未來面對黑暗時刻時,能從中得到幫助。
吳乃德表示,記憶當然不完全等於歷史,因為往往有過於簡化、且這些故事需要有所啟發、教訓,才能流傳下去。因此他也相信每一個世代會對歷史有不一樣詮釋的故事,「我寫我這一代的,相信你們這代的故事會更加精彩。」吳乃德激勵台下多為 1980 年後出生的下一代讀者。
「不是要不要記得、要不要遺忘的選擇,而是如何記得、如何遺忘」。吳乃德也表示,雖然有「不記得歷史就會重蹈覆轍」的說法,但是人類沒有忘記第一次世界大戰,卻還是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現在的台灣關注轉型正義,認為真相才能帶來和解、遺忘是不可原諒的錯誤,但吳乃德表示,「遺忘可以帶來政治和解」要解決社會的內部衝突,仍有必要遺忘。因此,還在處於民族形成的初始階段,同時也需要處理轉型正義,「如何記得、如何遺忘」是台灣正在面對的課題。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