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羅承宗,原文標題:決斷2020:一場關於轉型正義的「再信任投票」,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關於轉型正義,本月 12 日,是個冷熱交替的怪天氣。因為在這一天,台灣與德國於在柏林史塔西檔案局(Stasi)簽署了《台德轉型正義共同合作意向書》,意味著未來在台德兩國間,除經濟、教育、文化等項目外,交流合作更增加轉型正義的內涵。
關心轉型正義的選民,請按⋯⋯
恰好在同一天,眼尖的媒體點出了在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官方網站「2020 台灣要贏」網站裡,雖洋洋灑灑地盧列:教育、社會、經濟、客家、青年、環保、新創、文化、國防、勞工、人權、體育、農業、長照、樂齡、財政、原住民、新住民、身心障礙、宗教、治安、兒少、交通、性別、觀光、外交、醫療、便民、綠能⋯⋯等 28 項政績。
在此之中,卻少了轉型正義,令人莫解。此事遭媒體披露後,競選辦公室於隔日回應「官網資料可以『再』補充」云云。迄本文 17 日傍晚脫稿為止,情況依舊。
蔡政府不重視轉型正義嗎?事實並非如此。相較於陳水扁前總統執政 8 年遭國會的長期牽制的窘困,2016 年以後把握國會過半新局,蔡政府開啟了轉型正義相關立法的黃金時期。
在上個月 17 日「2020 蔡英文總統連任全國暨台北市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蔡英文總統還特別強調:「⋯⋯長照 2.0、平價幼托服務,年金改革、轉型正義討黨產、再生能源發展等,是人民很期待,但過去政府沒有做、不願意做的事情,若非國會過半,3 年不可能會有這些成果」等語,顯見蔡總統從未有跟轉型正義「割席」的打算。至於競選網站的遺漏何時才能補完?就看本稿的按讚與轉寄次數了。
舉世罕見的黨產@台灣
台德此次簽署《轉型正義共同合作意向書》,對於我國法律業界來說,也是一項饒富興味的發展。詳言之,在台灣,德國法制地位之重、影響之鉅,無庸贅言。以《黨產條例》的立法為例,2016 年第 9 屆國會的諸多版本草案,其實大抵都是脫胎自法務部法律事務司 2002 年所起草的版本而來。而當年法務部起草《黨產條例》,就是援引德國處理黨產經驗,集我國諸多知名留德學者智慧結晶而成。2019 年台德簽署《轉型正義共同合作意向書》此一歷史性的突破,
一方面意味著德國對我國積極推動轉型正義工程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未來台德兩國間,未來有相當多值得持續深化交流的空間。
在我國轉型正義獲得德國肯定殊榮之際,另一股強大的反作用力,卻也大的驚人,不可輕忽。從 1990 年成立到 2006 年解散,「東德政黨與群眾組織財產獨立清查委員會」(Unabhängige Kommission zur Überprüfung des Vermögens der Parteien und Massenorganisationen der DDR)16 年間總計為人民討回約新臺幣 600 億元的黨產。
但是在台灣,黨產會成立迄今不過 3 年有餘,但所祭出的 16 項處分,擬為國家追討的金額已達 766 億元,其中包含命移轉為國有的不當黨產,以及被出售給他人的追徵金額等。莫怪乎上個月中旬訪台的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執行長 Anna Kaminsky 才強調
「在轉型政治推動上,台灣與德國有相似的問題,國民黨累積的資產規模舉世罕見,甚至超越東德共產黨!」
或許就是這個「金額太大、舉世罕見」的特徵,諸多法律業界光怪陸離的異象也紛紛出籠。信手拈來,包括:黨營事業中投公司當初為了出脫黨產編列了 6000 萬元的「訴訟救助基金」;監察院若干監察委員罔顧法律,濫提釋憲;若干行政法院法官不僅動輒停止執行、停止訴訟程序乃至延宕本案審理,亦貼心積極地協助處分相對人提出釋憲、意志堅定地捍衛中國國民黨與其附隨組織龐大的財產權。
還有,救國團委任律師神通廣大地扛出不諳中文、沒在台灣唸過高中的德國法界老教授撰寫意見書,否定德國轉型正義法制在台灣的適用性,並企圖告訴台灣人救國團跟中國國民黨沒有關連性;在「婦聯會財產是否為不當黨產並命收歸國有」聽證會上,由婦聯會推薦出席的某法學教授自爆除了領機關 2500元出席費外,私下還有 10 萬塊出席費⋯⋯。由此觀之,放眼世界,無論是轉型正義抑或不當黨產處理,台灣是在那條最崎嶇兇險的道路上,緩慢向前邁進。
明年 1 月的總統與國會大選,不僅決定了許多政治人物與政黨的前途,更是一場關於決定 21 世紀台灣轉型正義工程的「再信任投票」。這波由 2016 年民意所掀起的轉型正義工程究竟要向前繼續推進,抑或半途而廢?且看 2020 年的民意能否賢明地決斷。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