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記錄歷史與媒體變遷 華府新聞博物館年底熄燈

圖片來源:中央社

特派員看世界走過 11 年歲月,記錄全球重大新聞事件並見證媒體時代變革,華府新聞博物館因為不堪財務負荷,將在 2019 年年底正式熄燈,另尋陣地,盼能重新開幕,繼續記錄重大歷史。

圖片來源:中央社

華府新聞博物館(Newseum)於 2008 年搬入連接白宮與美國國會之間的賓夕法尼亞大道, 11 年來超過千萬觀光客在這棟 6 層展覽廳的大樓裡,看到記錄歷史事件的照片與報導,也看到媒體從傳統到社群的巨大變革。

但在不堪財政負荷下,博物館宣布將於 12 月 31 日正式熄燈,博物館大樓則將轉賣給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新聞博物館的成立最大使命在提高公眾對保障言論與新聞自由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了解,希望透過重大新聞故事,讓民眾了新聞自由的重要性。

博物館最受人歡迎的是每天在博物館門口免費展示各國重要媒體的今日頭版,讓路過民眾得以知道發生在全球的重要新聞。這項服務在閉館後仍將繼續在官網提供,讓讀者仍能透過網路看到世界的今天。

位於博物館中央大廳地下室的是見證冷戰結束的柏林圍牆。這個展廳除了擁有號稱是柏林以外全球最大尺寸柏林圍牆的原始牆體外,也保留當時的電視、廣播與報刊報導,讓參觀者得以看到柏林圍牆被推倒的一剎那。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新聞博物館也記錄下被視為美國最大傷痛的 911 恐怖攻擊事件,除了有紐約世貿大樓頂端塔樓殘骸外,還有一整面各國當時報導頭條的牆面。

展廳也播放一部短篇紀錄片,讓民眾能看到當時現場採訪記者的心情回憶,了解他們心裡的掙扎,如何一邊工作、一邊逃生,以及電視中看不到的幕後畫面。

除了這兩大改變歷史的重大事件外,博物館內也珍藏舊報紙、日新月異的媒體器材、 1942 年以來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的照片,並針對美國 LGBT、黑人在 1960 年代種族隔離政策下爭取權利等歷史專區介紹。

博物館 3 樓的記者紀念牆記錄下超過 2300 位因公殉職的記者生平事蹟,牆外另一個展區展示一輛布滿彈痕的新聞採訪車與各類戰地記者的配備,讓民眾了解戰地記者是如何用生命換來在全球媒體呈現的報導。

殉職記者紀念牆另一頭,是一面大牆,展示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調查公布的全球各國新聞自由評比。台灣與多數西方民主國家都以綠色代表最為自由,中國則名列不自由國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