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江昺崙,原文標題:從時代力量興衰看小黨的困境,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2019 年 8 月 13 日,時代力量分區立委洪慈庸宣布退黨,時代力量似乎正面臨重整的危機。回顧從 2014 年三一八事件至今,時代力量從公民運動轉型成政治團體,從 2016 年一舉突破五席成立國會黨團,2018 年地方議會選舉攻下全台 16 席,成為 2008 年國會選舉改制以來最強的「第三勢力」。
我們來回顧一下,時代力量從前身「公民組合」到今天的大事記要:
由上述事件來觀察,我們可以簡單看出時代力量成功與衰敗的因素,也可以看出為什麼從極盛突然轉向分裂?大致上有三點:
- 台灣選舉制度:台灣的選舉制度是(半)總統制,行政院長由總統提名。國會在 2008 年後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且席次減半到 113 席,其中不分區立委 34 席。相對於地方議員選舉,一個選區可以有好幾席議員,台灣的中央層級選舉,則是「一對一」決勝的模式,選民被迫要集中選票才能讓支持的候選人當選,所以很難有小黨生存的空間。
在這種狀況下,小黨本來就無法在立委選舉裡討到便宜,只能透過跟大黨協商,爭取大黨的「禮讓」,造成小黨進退失據,一方面需要大黨支持,一方面又必須跟大黨有所抗衡。特別是在理念型的第三勢力,如綠黨、社民黨、時代力量與基進黨等等政黨,分區立委的競合是最難的事情。至於不分區立委方面,由於小黨有不分區門檻 5% 的限制,若沒有達到 5%,則一席都拿不到,以功利角度來說,可看成是「浪費選票」。所以也不利於微型理念政黨的生存,只有小黨之間互相結盟,才有辦法拿到席次。
公民組合早在 2014 年 3 月初,就有組織新政黨的計畫,但無奈到了年底,因為意見不合,所以分裂成社民黨跟時代力量,最後社民黨跟綠黨合作成立了「綠社盟」。而時代力量因為選舉路線操作得宜,所以完全壓過了綠社盟,導致綠社盟雖拿到超過 30 萬張選票(2.53%),卻沒有任何席次。
總而言之,第三勢力的最大罩門,就是來自於選舉制度。
台灣若要朝向多黨制發展,可參考歐洲的內閣制。但目前修憲工程浩大,所以短期內似乎難以看到憲政改革契機。
- 中國及保守勢力因素:原本時代力量屬於偏「左獨」的第三勢力(實際路線如何則見仁見智),理論上「消滅國民黨,制衡民進黨」應是其終極目標。
不過因為習近平任內,中共統治越來越高壓,也不斷加強對台灣、香港、東土耳其斯坦(新疆)等地統一戰線的壓力。去年地方大選,中共加強對台灣的政治作戰工作,收買多間台灣媒體,更發動網路上的輿論戰,是直接造成 11 月選舉民進黨慘敗的主因之一。而韓國瑜勝選、郭台銘、柯文哲等想要參選總統的候選人,也刻意模糊兩岸之間主權爭議,例如 2014 年之前被視為墨綠的柯文哲,發表「親美友中」言論、韓國瑜發表不知所云的「塞子理論」,即可看出這是各個擬總統候選人最難回答的題目。所以中國因素,變成決定 2020 政局的最大關鍵。
再加上國際局勢,今年六月開始發生香港反送中條例運動,以及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激化了將台灣人「反中」的情緒,無論是人權,甚至是經濟的理由,「中國因素」似乎都成了社會內部不安、矛盾的最大來源。所以公民及青年選民因為「亡國感」的焦慮,開始希望集中力量來抵抗中國的同時,時代力量面對民進黨是戰是和,就成了最艱難的生存抉擇。
另外,時代力量原本主打《勞基法》修法,以左翼的姿態爭取青年、公民選票,但沒想到 2018 年後媒體輿論與網路空間出現了「保守派的逆襲」,反年改、反婚姻平權及反對極獨主張等保守派意見都大大壓過公民及青年選民的聲音,去年公投慘敗的結果,道理極其明顯。
這也使得公民力量必須集中起來,甚至要與民進黨結盟,才能與保守派抗衡;若時代力量堅持與民進黨在進步路線上討價還價,則也會選民陷入「保守派漁翁得利」的焦慮,進而導致分裂。
- 三一八運動遺緒:三一八運動在今日檢討起來,是說在運動末期,過度將光環集中在特定個人身上,容易造成所謂英雄主義、菁英主義等政治效應。這些效應有好有壞,好處是非常有效益,群眾很容易將精神集中在具有領導魅力的政治人物身上,於是柯文哲可以從一介素人,快速爭取選民認同,乃至於擊敗連勝文等國民黨權貴,黃國昌也可以空降擊敗老牌的李慶華(黨國大老李煥之子),就是三一八後的英雄主義發酵。
不過,這樣的效應最大的問題就是英雄主義不易修正、收束,若走到極端的地方,就有可能變成民粹主義,
就是藉由選民對於傳統「建制型」政治人物的厭倦(蔡英文、陳其邁等形象人物),民眾在虛無與憤世嫉俗之間,就創造出了許多「非典型」的政治空間。例如黃國昌、柯文哲、韓國瑜都是「反建制」浪潮下的民意象徵。
而時代力量繼承了三一八運動的光環,英雄效應太強,或許也是其不易以「現實角度」來調整路線的因素之一。這樣的衝突可以在林飛帆與黃國昌的路線差異上看得出來,吳崢說黃國昌是「實證主義者」,但其實黃國昌比較像是絕對的理想主義者,因此黃不願調整批判的姿勢;反而林飛帆較接近現實,選擇與民進黨合作,對抗國民黨。
七月林飛帆入陣綠營,可看出黃國昌的理想在藍綠白鬥爭,美台中冷戰大局下,是越來越孤獨了。如今邱顯智已經提早請辭,但他的過渡性任務尚未完成,未來如果要繼續保存「時力」,主張務實的人,勢必一定會再度面臨跟柯文哲的民眾黨合作或民進黨合作的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主張單打獨鬥,能保持自身的原則,但就又會有群眾流失的問題。下階段的黨主席,該是獨立派還是務實派呢?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