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要組黨了。在此我們先祝福他。只是一向鄙視政黨政治,認為政黨都是「被意識型態綁架」的機器的柯文哲,也要下海籌組政黨,難免讓人有種啼笑皆非的違和感。
而我們有幾句不中聽的話要說。
柯文哲是一個沒有核心理念的人。
講難聽一點,他是個政治投機者,變來變去,試著在台灣政壇尋找一個左右逢源的空間。
柯文哲的政治判斷,很倚賴輿論聲量。他的決策 KPI就是民調、網路聲量與幕僚蒐集轉達的民意。重視KPI的柯文哲,他的政治作風就是一直追逐著他觀念中的「民意」跑,哪裡有聲量就哪裡去。
但是「民意」如流水,沒有人能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在街上隨便抓兩個人來調查,一定會得到兩套不同的「民意」。甚至,民眾自己也未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這也就是政黨存在的意義。任何民主政黨,都有「傾聽民意」這天字第一條的口號。
但實際上,政黨是先形塑其核心思想,再行動起來,去向選民說明、說服,影響他們來認同政黨的價值觀。
柯文哲要組黨,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貴黨的核心思想是什麼」。而這也是從事輿論投機,變來變去變習慣了的柯文哲,最大的盲點。
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那種把「順應民意」放在黨章第一條的政黨。但是,他們一開始的出發點就錯了。
政黨的作用,是去洞察時局、去擘劃願景、去啟蒙民智、去說服人民、去凝聚共識,然後才有所謂「民意」。政黨要擁有的是「只要是對的事,即使不受歡迎也要堅持,慢慢去說服人民接受」的氣魄。當然,政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場合必須根據民意反應去做微調;但是政黨一定會有一些核心理念,是不會因為民意的短期波動而妥協的。
政黨最不該做的,是隨波逐流,風向往哪吹就往哪跑,連核心思想都丟掉。
所謂「民意」,應該是有思考能力的政黨爭取來的東西。沒有核心思想、變來變去的政客,最喜歡說「我是在順應民意」。但那只是不願意為自己的善變負起責任的藉口,而不是民意。
沒有核心思想的政黨,往往必須倚賴政治明星的個人魅力。畢竟對政黨的支持,無法凝聚在理念上面的話,就必須凝聚在個人上面。我們必須承認,柯文哲是有若干個人魅力,作為他的政治資本。
但是政治明星也是會過氣的。尤其當他沒有核心思想作為後盾時,每一次追逐聲量、每一次改變立場,就是對自己的政治信用磨耗一分。
「台灣民眾黨」聽起來像是對蔣渭水的致敬,但是,在我們看來,柯文哲組黨更像是「親民黨」模式的複製。若無法克服「形塑核心思想」的挑戰,政黨也必定將隨著柯文哲個人光環的褪色,而歸於平淡。
以上,正是我們要給柯文哲的逆耳忠言。
原文出自蕪菁雜誌,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