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張光華 4 、 5 年前為農民開發的大豆選別機,每小時速度是人工的 7 倍,如今進化的第二代速度是人工的近 27 倍,精準度達 99 %,媲美日製,卻僅半價。
張光華說,台灣每年大豆消費量約 260 萬公噸,平均每人每年消費量約 110 公斤,其中 250 萬公噸仰賴進口,為提高國產量,農委會長期以來鼓勵轉作大豆等替代作物,但是生產第一線需要機械化輔助,提高生產效能,才能拉近國產與進口大豆間的價差,強化競爭力。
念化學的張光華,雖然不是學機械,但因為投身花蓮區農改場服務,看到農民的辛苦,轉而投身研發農機多年; 4 、 5 年前,他首次北上農委會,在花蓮區農改場舉行的記者會上,首度發表為國產大豆農民研發的選別機,如今已有進化版第二代。
他說,原本農民純用人力篩選豆子、分出等級,每小時只能完成 7.5 公斤,第一代選別機誕生時,每小時可完成 50 公斤;他之後持續與農民合作、改良機器,如今第二代每小時可完成 200 公斤的選別作業,分出良品、次級品、劣品,並挑出雜質。
與他合作的花東青農團體「伍 go 農」的青農呂琬婷說,第二代大豆選別機不只作業能力與日本製機器相當,兩種她都用過,深諳國產的更適合台灣大豆使用。
她進一步說明,因為日本黃豆比較大顆為正圓形,台灣黃豆比較小顆,有點橢圓形,所以用日本機器選出來等級不整齊,但是國產的選別精準度達 99 %,可以大幅節省選別時間,而且日本機器一台新台幣 66 萬元,國產這款僅 30 萬元,只要日製的一半。
花蓮區農改場投入大豆生產機械化作業研發,不只前述選別機,還有播種機、除草機,這三款也都是張光華研發,並都已進展到第二代。張光華說,若三款機器都用,每公斤生產成本可從原本靠人力的 34 元,降到只剩 3 元,可讓國產大豆價格更具競爭力。
使用以上國產機器機械化生產,適合生產單位 10 公頃以上的規格。呂琬婷說,她和其他人合作,生產面積合計 20 公頃,機械化助益很大。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