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基因編輯寶寶引爆爭議 這項技術源自細菌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國基因編輯寶寶事件引發風波,也有人好奇基因究竟如何編輯。專家解釋,基因編輯技術是從細菌中找到的,就像一台載有剪刀和修補工具的車,透過導航系統編輯特定基因。

中媒人民網報導,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日前宣布,他利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讓一對雙胞胎露露和娜娜,一出生就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消息一出,引發強烈爭議。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陳沛隆今天受訪時表示,人類的基因位於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股螺旋分子上,由4種核酸鹼基(A、T、C、G)排序而成,每個人的基因體上都有多達 30 億個鹼基對(base pair),每個鹼基對都代表一個遺傳密碼。

這次中國科學家使用的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是近年才出現的新技術,由於技術不夠成熟,風險更大。

陳沛隆解釋,CRISPR 是從細菌中找到的基因編輯系統,其中包含了導航功能和可切斷基因的Cas蛋白質,只要將 Cas 導航到特定位置,Cas 就會將基因切斷,基因體隨即啟動修補模式。

這時若是放入特定模版,基因體有約 30% 機會按照這個模版修補基因,就是所謂的基因編輯;若是沒有放入模版,基因體大多會因為亂修補而使基因失效,根據基因功能不同,可望藉此達到治療疾病等其他效果。

簡單來說,CRISPR 就像是一台載著剪刀和修補工具的車,透過 GPS 定位到達指定的 A 點以後,剪刀就會自動把A點的基因剪斷,再視情況決定如何修補這段斷掉的基因。

但可怕的是,基因上可能有幾十、幾百個 A 點,以現有技術根本無法確定這台車究竟到了幾個A點,把幾條基因剪斷,因此即便疾病治好了,也可能導致其他更多無法想像的疾病和後果,是相當恐怖的事。

「CRISPR 或許可行,但絕對不是 2018 年」,陳沛隆強調,目前各界還沒找出確切操控基因編輯技術的方法,未來有朝一日若技術成熟,確實可望用來治療疾病。

北醫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李崇僖表示,根據國內法令規定,任何對胚胎動手腳的事都涉及「人工生殖法」,必須是以試管嬰兒等人工生殖方式進行,一般狀況下,嚴禁編輯基因,也不可挑選胚胎的基因屬性、性別等。

除非孩子父母家族中有重大遺傳性疾病,才可針對培養出的胚胎進行挑選,捨棄有遺傳缺陷的,並且保留沒有遺傳缺陷的胚胎,但基因編輯仍然不被允許。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也強調,有些疾病確實可以利用人工生殖技術,在受精卵著床之前找出沒有疾病的孩子,但有些媽媽罹患的是粒線體的疾病,只要懷孕一定會遺傳給孩子,若想生出健康寶寶,或許基因編輯將成唯一解方。(編輯:陳怡璇)1071127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