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瀏覽標籤

建築

金門縣定古蹟許丕簡古厝 完成修復將開放參觀

金門縣文化局今天表示,縣定古蹟「許丕簡古厝」已完成修復,屋主規劃開設民宿,並開放主廳供民眾參觀,未來屋主將介紹引導,讓民眾了解古厝與這塊土地的故事。許丕簡古厝位於金寧鄉后沙村內,是后沙許氏五房許丕騰赴南洋經商致富後僑匯所建,建築物興建於清同治6年( 1867 ),是后沙聚落內重要的傳統建築代表,也是金門早期僑匯建築的重要肇始之一,除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外,建築內部精緻木雕及屋脊上泥塑,更具有極高藝術價值。

拯救混凝土之獸 賴清德:保存台灣粗獷主義建築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全世界現在有許多粗獷主義的建築都面臨被拆除的危機。台灣在那個年代沒有落後其他國家,代表台灣的建築很強,發展的也很早,國際化的也很好,期盼大家共同努力,保存粗獷主義年代的建築。賴清德下午前往忠泰美術館參觀「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參觀「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稍早立法委員吳思瑤提到,這個展覽是 2017…

台灣設計展下週登場 吉祥物新竹獸提前現身

2020 台灣設計展將於 10 月1日在新竹市登場,設計團隊派出此次展覽的「靈魂人物」、 15 公尺高的新竹獸,今天在多個建築物上提前現身,相當吸睛。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黃綠相間的 15 公尺高新竹獸,是台灣設計展的「靈魂人物」,而新竹獸的多個分身將出現在城市多個角落,近日會陸續現身新竹東門圓環、轉運站地下道、東門市場入口等。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再獲2020國際建築獎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去年榮登時代雜誌 2019 全球百大景點,今年再獲「 2020 國際建築獎」,與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博物館等 14 個文化藝術設施,一同在「博物館與文化建築」項目入選。「 2020 國際建築獎」(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 2020 )由歐洲建築藝術設計與都市研究中心(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rt Design and Urban Studies )、美國芝加哥…

新竹專賣局重現古蹟之美 將成台灣燈會展場之一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天宣布,有 84 年歷史的「專賣局新竹支局」,將打造為 2021 台灣燈會展場之一,目前已整理專賣局旁的路口亂象,重現市定古蹟之美。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天視察「專賣局新竹支局」時表示,新竹專賣局除了建築具特色,臨近新竹火車站、迎曦東門城、州圖書館、新竹市役所、新竹州廳及辛志平校長故居,是重要的舊城區城市紋理也是市民的共同記憶。

台東日式宿舍群 經典小舞壁工法再現

台東市民權里日式宿舍群將舉辦「經典老建築再現工作營:竹編夾泥牆工法-小舞壁工法再現」,藉體驗小舞壁施作、願景工作坊等,希望能傳承台東在地文化,保存在地記憶。小舞壁是一種竹編夾泥牆的工法,多用於日式傳統木造建築。壁體以細竹編成骨架,再以麻繩綁竹,塗以田土、稻穀所拌成的壁土,與台灣傳統建築的竹編夾泥牆體類似。

故宮正館文資身分確認 登錄歷史建築非古蹟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典藏豐富中華文物聞名全球,正館 1965 年落成。台北市文化局文資會議今天審議通過,登錄故宮正館為歷史建築而非古蹟,故宮全區為文化景觀。台北市文化局上午召開第 128 次文資審議委員會,會中審議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文化資產價值審議案,以及「故宮藝文中心預定地」(原陸軍衛生勤務學校)文化景觀審議案。

蘇美拉修道院彌撒 正教會感謝艾爾段宗教敏感

土耳其東北部有 1600 年歷史的蘇美拉修道院整修後 15 日開放東正教徒進行彌撒。但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活動規模縮減。東正教會在聲明中感謝土耳其對宗教自由的敏感。土耳其政府於 2010 年8月 15 日准許信徒在蘇美拉修道院( Sumela Monastery )進行自 1923 年共和國建立以來的首場東正教彌撒,之後每年8月 15 日聖母升天節也都在此進行儀式,直到 2015 年9月開始對建築進行整修為止。

土耳其敘利亞邊境圍牆下 台灣中心促族群共榮

「牆」只能無情地隔開雙方、激化矛盾嗎?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由台灣援建的新建築將邊界的預鑄混凝土塊轉化成為族群融合的推手,致力促進兩個族群共存共榮。大型吊車把吊臂伸進半空,拉起由鍍鋅鋁合金板組成的巨大孤狀物,金屬板在豔陽下射出耀眼光芒。地中海西風吹拂近百公里,到了土耳其、敘利亞邊境勢頭依舊迅猛。工人用麻繩繫住朝向地面的拱形構造物兩端使勁牽掣,以免它隨風擺盪,乍看之下彷彿兩人同時拖曳著飄颺的風箏,正跟強風拉鋸。

金門首例捐古蹟祖厝 大地吳心泉宅修復規劃成景點

首例將祖厝捐贈給金門縣政府的縣定古蹟大地吳心泉宅,歷經近 1 年 4 個月的修繕,近日竣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縣府相當重視,盼延續古蹟歷史文化空間,且規劃為觀光景點。 金門縣縣定古蹟大地吳心泉宅位於金沙鎮大地自然村,大地人吳心泉於 1929 年開始興建,1933 年完成,為金門僑匯建築代表之一,混合傳統及洋樓建築特色,充分代表 1920 年代金門盛行的閩洋折衷僑匯建築形式,具有高度的歷史與藝術價值。金門縣政府於 2012 年 12 月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縣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