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瀏覽標籤

就業

7月失業率上升到4% 但季調後呈現改善

隨著經濟活動復甦與畢業生、暑期工讀生陸續投入勞動市場,主計總處今天發布7月失業率為4%,較上月上升0. 04 個百分點,但季調後失業率下降到3.9%,顯示勞動市場確實有逐漸好轉。主計總處表示,扣除季節因素後,就業人數較6月增加 4000 人,失業人數較6月減少 7000 人,失業率3.9%,較6月下降0. 07 個百分點。

青儲方案真有幫助到學生嗎?

教育部推出的「青儲方案」,試圖為高三生在「直接升學」和「直接就業」間撐出一個空間,立意良善。但面對現實大環境的考驗,學生和家長的質疑,第一線教師承受壓力的反彈,需要更細緻和完整的配套,才能走得長遠,真正幫助到需要的孩子。

鼓勵爸爸育兒 公民團體籲第1個月9成薪育嬰假

台灣少子女化持續惡化,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今天提倡,應給爸爸產後第1個月9成薪的育嬰假,不僅能促使爸爸加入育兒行列、減輕媽媽負擔,進而提升女性生產意願。對於公民團隊體的訴求,勞動部官員指出,目前男性有5天陪產假,男性也可請領育嬰留停有6成薪,產後第1個月9成育嬰假還需再研議。

美國疫情惡化 失業給付申請近4個月來首增

美國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惡化,多州經濟重啟政策轉彎,商家再度停業,危及就業復甦。最新數據顯示,全美上週逾 141 萬人初次申請失業給付,近4個月來首度增加。美國勞工部 23 日公布,截至 18 日當週,全美 141 .6萬人初次申請失業給付,比前一週上修後數值多 10 .9萬人,扭轉春季經濟大規模停擺後遞件量連 15 週減少的局面。

校園徵才活動改線上 管中閔談疫後就業競爭力

台大校長管中閔今天表示,疫情衝擊職場生態,但危機也是轉機,如遠距與線上等服務與溝通方式也加速發展,提醒學生可加強數據分析、程式語言等能力,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台灣大學今天舉行「後疫情時期:人才培育與發展座談會」,除了邀請各學院長出席,還有約 40 家企業代表與會,希望透過交流對談瞭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共思與規劃出學校未來人才培育發展的合作方案。

美經濟重啟帶動復甦 5月失業率降至13.3%

美國經濟逐步重啟,勞動市場緩慢走出疫情陰影,5月就業人口增加 250 萬人,失業率從4月破紀錄的 14 .7%降至 13 .3%,分析師跌破眼鏡,但經濟復甦之路仍充滿挑戰。美國勞工部今天公布,5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 250 萬人,扭轉3月至4月流失 2210 萬人的頹勢;失業率降至 13 .3%,比4月所創 1948 年採用季節調整數據方式以來最高紀錄低1.4個百分點。

助14萬新鮮人就業 行政院砸66億元發獎勵補助金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勞動部「應屆畢業青年就業措施」,以新台幣 66 億元幫助 14 萬青年就業,包括補助青年每人最高3萬元就業獎勵、學習獎勵金最高 10 .8 萬元,將從 6 月啟動。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施貞仰出席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勞動部將推動6項應屆畢業青年就業措施,分為「衝就業」、「練專長」、「興僱用」三部分、六大計畫執行。

美國不幸的2020畢業生 投入史上最黯淡就業市場

特派員看世界畢業季到來,美國今年有 600 多萬被稱為「不幸」的畢業生,許多人即將投入受疫情重創的社會,面對父母、祖父母輩都不曾經歷的經濟慘況。研究分析,個人身上的經濟損害,需要 10 年以上復原。根據國家教育統計中心( NCES ), 2020 年美國將發出 370 萬張高中畢業證書、 100 萬張專科文憑、 200 萬個大學學位。這 600 多萬畢業生被冠上「運氣不好」標籤,與前人相比,個人財務與職業生涯發展可能倒退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