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媒體以美援時代的幣值去比較現在的公路造價,然後說現在的工程預算太多,真的是這樣嗎?文中寫:「當年中橫主線工程,全長一八七點七九七公里。整個工程費時三年九個月十八天,花費約新台幣四億九四五六元(含美援三億八九九四萬元)。於一九六○年五月九日由時任副總統陳誠主持通車。相當於一年進度約五十公里。」然後比較了「台八線谷關至德基段復建案,一公里要八點八億元,估計最快二○三七年可望通車。這數據顯示台灣的公路工程技術落後、牛步化、工程費的匡列浮濫程度。」
首先,報導中提到中橫花費是 4 億 9456 元,事實上中橫花費不是 4 億 9456 元,而是 4 億 9456「萬」新台幣。
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總預算推估據聞是 38.95 億(非精確)也就是換算起來是 1956 年預算的 12.7%,比率相當於 2023 年預算中的 3659.89 億。
然而要特別一提臺灣軍費支出佔總預算 80%,所以幾乎整條是美援協助的。美國人為了台灣一條造價佔全國總預算 1/10 的山區道路,竟然幾乎全數贊助,其他層面的美援就不用說了,這樣的大力支持,是當時國民黨政府得以存活的原因之一。當時政府把所有預算幾乎都拿來努力反攻大陸,不顧人民死活,還是得靠美國人贊助我們才有基本的基礎建設。
另外,由於當時設計施工時並不重視安全,經統計因工程意外及天災而殉難的有 212 人、受傷者 702 人,平均下來每公里犧牲 1 人餘。而就算建好了,由於道路設計等原因,逢大雨就會被破壞需要重建,和新設計道路的標準是不同的。另外中橫的交通事故也頻傳,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趙興華 2016 年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全國道路統計,目前是以中橫的危險性最高,也就是交通死傷比率最嚴重。
在做數字比較時,一定要小心其背景、物價、當時人事時地物等等資料,否則得出來的結論就有可能又「誤植」。再次變成科學理性誤植,相信不是大家所樂見。
原文出自3Qi.tw 陳柏惟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