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宏與李靚蕾的離婚爭議,讓中國蓬勃、成熟的網軍產業鏈再度浮上檯面。透過李靚蕾提出,在 Instagram 上買網軍的「收據」,我們可以一窺中國網軍產業的行情:
- 兩萬八按讚+兩百條評論,賣你500人民幣,還送你八千讚。
- 十萬播放量+一萬五萬按讚+兩百條評論,也賣500人民幣,再送五萬播放與三千讚。
不只演藝人員,在中國,買網軍帶風向也是政府部門的業務,其觸角更著重深入中國境內無法使用的Facebook 與 Twitter。去年 12 月,《紐約時報》以「購買影響力:中國如何操縱臉書及推特」(Buying Influence: How China Manipulates Facebook and Twitter)為題進行報導,揭露中國大外宣的報價單。
按中國官方需求,供應商需要每個月在不同平台提供約 300 個帳號,且特別要求時效性強。這些標案收費方式包含每月或每次,每月最低價格 5000 元人民幣起跳,最高 4 萬元人民幣,套餐項目則達 6 萬多元人民幣。
《紐約時報》也揭露中國官方資助特定外國 YouTube 網紅洗白中國進行「少數民族種族清洗」的惡劣形象。這些頻道拍攝外國人在中國的正面、快樂生活;紀錄外國人拜訪少數民族、身穿少數民族服飾,並在影片中反駁外界對中國清洗少數民族的指控。
從以前的五毛到現在的小粉紅出征,中國網軍已發展出大型產業鏈,深入民主世界的方方面面。上到中國上到官方,下到民間商業活動,買評論控制評論是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事。
當台灣有些政治人物整天把網軍、 1450 掛嘴上,逃避政治立場的模糊、投機,他們可能都忽略中國才是世界最大的網軍製造商;而中國這樣這樣行之有年、全面商業化、溫水煮青蛙式的網路認知作戰,稍不注意,就容易讓觀點、立場與思考模式越來越「中國」。
回顧台灣面臨的狀況:
- 2019 年大選期間,發生中國有系統的收購台灣FB粉專,利用這些粉專大量投放攻擊本土政權、有利中國官方的訊息。
- 2021 年 7 月,行政院資安處處長簡宏偉接受《CNN》的採訪時表示,中國每個月對台灣發動 2 千萬至 4 千萬次的網路攻擊行動。
- 2022 年 1 月,中二選區補選與林昶佐罷免案期間,在 Dcard 與 PTT 兩社群平台,發生疑似網軍操作事件。
台灣是世界範圍內受中國網路戰攻擊最嚴重的地區,這樣的說話並不為過。這是官方與民間、不分朝野必須上緊發條,共同正視的國安危機。
我們呼籲執政黨,面對台灣受中國侵略威脅的急迫性,應將對中國網路攻擊的因應,作為未來即將設立的「數位發展部」的重要工作項目。也呼籲整天把「網軍誤國」掛在嘴上的藍白政治人物們,對中國的網軍攻勢威脅台灣民主的現在進行式,能多點譴責,而非舉著網軍受害者的招牌為親中立場遮羞。世界最大網軍頭子──中國,也不要做賊喊抓賊。
原文出自台灣基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