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報臺專欄》四個不同意,堵住民主漏洞的第一步

圖片來源:中央社

今年因為疫情延後到 12 月 18 日舉行的公民投票是《公投法》2019 修正新增公投日後的首次投票,也是 2017 年《公投法》修法降低公投門檻以來的第二次公投。本次要進行投票的四案,全部和政府已經實行的政策有關,所以不意外的四案發起人都是希望贏得超過門檻也多於不同意票的同意票來扭轉政府政策。這四案中除了想抵銷 2019《公投法》修正的新規定,把公投恢復到和大選合併舉行外,其他和能源政策相關的兩案以及和貿易政策相關的一案,若是通過都會對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更進一步說,根據 2017 修正後的《公投法》,在提案和連署門檻都大幅降低的情況下,只要任何一個社會團體或是政黨能利用宣傳公投的期間說明並動員 1/4 合格選舉人去投票,如果剛好投票的題目就和這次一樣和政府的現行政策有關,那麼只要執政黨不進行積極的反動員、反宣傳,那麼就會每兩年面臨一次重大政策遭逆轉的風險。即使根據現行的《公投法》並沒有規定主管機關若沒有依據公投結果進行「必要之處置」時會面臨的罰則,但依然有面對發動公投團體在贏得公投後要求政府執行的強大政治壓力。

4項公投案12月18日投票,國民黨公投「1218場,全台街講」戰車1日起跑,要到全國各地宣傳,呼籲蔡政府要謙卑不要對抗全民,要聆聽人民的聲音。
圖片來源:中央社

當然要說服、動員至少合格選舉人數 1/4 的選民出來支持公投案也非易事,所以本次在野黨還提出一案要讓公投和大選合併舉行,便可免去單獨進行公投前需要大量的宣傳和動員,還可以和選戰一起進行。這樣便可以延續在野黨上次 2018 和大選合併的公投案大獲全勝的戰果。

如果先扣掉和這次公投題目沒有相關性的反對同婚、性平教育三個通過議案,上次有三個通過的議案是和這次的兩案一樣是和電力能源政策相關,有一個禁止日本福島等五縣的農產品進口的通過議和是和這次禁止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和內臟進口性質上非常類似。可以想見反對黨很希望延續上次公投戰的大獲全勝,雖然這次沒有大選一起舉行。

而反對黨上次提出的三個能源議案背後的邏輯,就是壓迫政府以提升核能在發電中的比重來達成環保的目的。

這其實和世界大部分國家以風電、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來達成環保減碳目標的主流思維相當背道而馳,也忽略了台灣的核電廠大部分多都是在人口密集大都市的附近,一旦核電廠發生事故,在台灣造成的災害會比其他國家發生的前例更嚴重。

中國爆發限電危機後 核電廠滿載運轉。圖片來源:中央社

這次的第17案就是上次公投戰第 16 案的延續,提案人也都是黃士修。但這次的提案更讓人憂心的是要重啟在興建過程中問題重重,也已經封存多年的核四廠。一旦這案獲得投票通過,政府基於法治精神要重啟核四運轉的話,既使不發生重大事故,將來重新運轉過程中可以想見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資源在確保其運作順利,萬一因為封存過久重啟後機件經常故障,那麼台灣依然面對電力供應不穩定的風險。

此外只要是核能發電都會產生的核廢料問題到現在沒有好的解方。所以本案只是為了解決台灣短期內可能面臨的缺電問題,但重啟曠日廢時,又充滿是否能順利運轉的不確定性與後續的核廢料處理問題,不管怎麼看都不是一個理想的方案,而只是在政治上要報復執政黨過去持續推動的停建核四倡議。

至於要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遠離大潭藻礁海岸與海域其背後的邏輯,又跟上次的三個能源公投案其實一模一樣,雖然國民黨只是跟進協助環保人士潘政忠連署讓公投成案。

藻礁公投推動小組在總統府旁舉行「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3週年記者會。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本案的邏輯也是同樣高舉環保大旗,但對要達成這個目標背後的利弊得失都毫不考慮。講得更白一點,就是以挫敗執政黨的有效施政為目的,對於公投通過後的不利後果完全不考慮。

在上次公投已經禁止燃煤發電站的運作下,這次又在明明第三接氣站的開發案規模已經由執政黨縮減到只有國民黨規畫的 1/10,還額外決定讓接氣站再往外推 455 公尺的情況下,還是要堅持讓對未來穩定供電至關重要的第三接氣站遷離,又是一個為了看似崇高的目標卻完全忽略已經兼顧各種價值的良好妥協方案的公投惡例。

剩下一個禁止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和內臟進口的案子也是和在野黨之前在台灣不幸爆發唯一一波疫情時頻頻以不合理的訴求操弄人民恐懼一樣。在台灣目前豬肉消費壓倒性以本土豬肉為主,市佔率高達 9 成。此外因為有加瘦肉精和沒有添加的美國豬肉價格沒有差別,因此台灣的肉品進口商也表示過沒有打算去進口任何添加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實際上從去年政府宣布開放進口後,並沒有任何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真的進口到了台灣。

推動反萊豬公投,國民黨啟動全台開講。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但如果因為這個公投通過了造成政府的政策逆轉,那麼從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年年初發布的 2021 貿易政策推動議程中談到台灣的第 29 頁內容來看,台灣就是再度恢復了「讓美國感到關切的不以科學為基準的農業政策」。而這個現在好不容易被廢除的農業政策在這份報告中也被指出是”促使美國在 2020 年持續追蹤台灣是否實現在 2016 年美台投資框架協定會議中所作出的承諾”。

這份報告還直接表明美國對台貿易政策的優先事項就是想辦法移除台灣市場對美國豬肉、牛肉設下的貿易障礙。

所以如果公投過後,政府又被迫恢復禁令,就美國的貿易代表署的觀點來看,就是恢復了市場障礙,再度違反了台美開會討論簽訂投資框架協定時的承諾。但實際上,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有利的方向不只是和美國簽訂這個投資框架協定。

投資銀行家出身的政治學者林夏如博士,在 6 月發表的探討台灣發展前景專文便點出,為了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台灣急需和美國簽下雙邊貿易協定,並加入簡稱為 CPTPP 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而蔡總統決定開放進口美豬便是讓台美開啟談判的重要一步,在法規上鬆綁但實際上並沒有真的進口任何含瘦肉精美豬的情況下,去挑起人民根本不必要的健康憂慮以至於影響後續台灣和美國甚至是加入 CPTPP 的談判,這實在很難讓人相信是一個新任黨主席剛在全國代表大會上宣示要讓台灣擴大國際參與的政黨所為。

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圖片來源:中央社

所以把 2018 年由在野黨發動並通過的4案和這次的4案加以對照便能明顯看出,2017 年修訂後的《公投法》已經很不幸淪為在野黨刻意發動公投阻礙執政黨現行政策的工具(其實本文沒有討論的 2018 三件同婚、性平教育公投亦然)。雖然表面上是在反映民意,可是實際上是把行政部門或是立法院各方反覆折衝、兼顧各種價值和利益所通過的政策或是法案用一個沒有妥協餘地的同意或是不同意投票來定生死,而且有可能只要合格選民 1/4 便可以進行否決,這樣的制度設計是否真正符合民主真諦其實大有商榷餘地。

因此本次公投的意義,其實不只是要防止台灣緊迫的能源和對外經貿整合議題,因為在野黨刻意以環保和食安的空洞包裝而再度受到阻礙,還有要否決公投綁大選,免得之後少數對政策不滿的政黨或是團體可以利用選前短期的民怨否決有長期重要性的政策。而最根本的是,執政黨要有勇氣面對下面的事實並考慮再度修法:當初去修《公投法》,破除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這個大問題點的時空環境已經大幅改變,當初以為是強化民主的制度修正現在已經被證明是少數得以阻礙政府有效施政的利器。

當初在 2017 年修訂《公投法》降低提案、連署和投票成案的門檻其實是自 2016 年年初總統和國會選舉完後,民進黨和搭者太陽花學運熱潮首次進入國會的泛綠側翼小黨一起利用首次贏得的國會多數完成的,但在花將近一年修法的2016 大半年,雖然當時利用社交媒體傳播政治訊息雖然已經是主流,可是多數人依然透過桌上型電腦使用社交媒體,手機的社交媒體群組則因為流量的限制要到 2018 無線上網吃到飽的費率大幅下降等因素,才變成主要的政治訊息傳播管道。

但這個非常的快速、方便有效的管道一普及開來,就使得各種煽動情緒的假訊息(不少是甚至來自對岸政府養的網軍刻意放出來的),用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影響過去有數位落差的中老年人口,到目前為止各國都還沒有好的方法應對這個時代的新問題。

但台灣的民主政治中卻在這個大部人以手機上網吸收大量真假政治訊息的新時代,剛要開始前推出了一部想實現無手機上網/無社交媒體時代民主政治理想的不合時宜《公投法》,結果反過來成為不論是哪個政黨執政,都會成為絆腳石的惡法,現任的政府眼下無法好好專心政務,需要結合政黨力量開始在全台舉辦宣講會,來防止在野黨動員少數民意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證。

圖片來源:中央社

所以為了避免昨天強化民主政治的利器變成今日民主政治順利運作的噩夢,首先執政黨要火力全開守住這一局或是盡可能的在四案中催出最多不同意票之後,下一步就該好好檢討現有《公投法》的缺陷,放下面子擋住昨是今非的嘲諷進行必要的修法才能防止直接民主屢屢淺薄的激情動員下讓代議民主無法好好運作。

原文出自報臺,作者為趙君朔,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