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妍慧專欄》民意的復仇?從刪Q案看台灣的報復性罷免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資料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
今天想跟各位談談近日延燒的罷免問題。
最近台中市第二選區「刪Q」罷免案,國民黨在朱立倫當選主席之後傾全黨之力,要把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踢出國會殿堂。公督盟兩度評鑑優秀立委的 3Q 委員被有心人鼓動罷免,實在讓人難過,但從檢視罷免制度與台灣政治文化的角度而言,「報復性罷免」確實有其脈絡,而我們又應該如何因應?

從罷免門檻下降到罷韓成功:罷免潮的出現

過去,《選罷法》中對於罷免門檻不僅需要 50%投票率,還要 50%以上的同意票才能通過,艱難的「雙五十門檻」直到 2016 年 11 月 29 日修法後,才降為「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 25%以上」。
修法一過,立刻引來了罷免潮。過去 60 餘年來,罷免成案件數共有 32 件,而有高達 15 件(46.9%)發生在 2016 年修法後,尤其是在 2020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成案)「罷韓」成功之後的 12 次罷免案(37.5%),都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其中也包含了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罷免下台的案例。
現在,罷免之火已從直轄市長、縣市議員延燒到了縣市立委,到底是什麼原因讓 3Q 遭到罷免浪潮的襲擊?

民主失靈之一:政治溝通不足,情緒動員卻很有效

罷免潮延燒,我認為首要的問題,是當代政治議題難以透過有效的公共辯論、政治溝通表述,以致於涉及高專業成分事項時,如陳柏惟委員所處的國防外交委員會,動輒被政黨政治中的對立動員激化成一刀切下的是非選項。
在選民缺乏充足資訊、公民參與也難以企及專業事務的時刻,反應選民心理「爽不爽」的二分法對決「罷免」就成為政治武器,處理特定政黨反對的標的。

民主失靈之二:假問政表現之名的派系反撲

第二,罷免制度固有其合理性,但在一個民主深化尚未落實的政治社會,動輒以罷免這種最了斷的方式打擊政治人物偶發的失職或少數意見,也違反了手段與目的之間的比例原則。陳柏惟近日以母語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被批評為藐視外省籍、軍人出生的專業人士。再往前推一點,3Q 被指責與民進黨一同否決國民黨所提出購買 4000 萬劑疫苗的提案,連同其所屬的基進黨都被在野黨指為「小綠」,意識形態掛帥。

欸?這些事情不都是政黨政治常態的互打戲碼嗎?陳柏惟的台語質詢,事實上通譯全時在旁協助,硬要說阻礙議事進行,並不是事實;此外,陳柏惟投下國民黨提案買疫苗反對票,是因爲 CDC 早就買了疫苗,只是廠商進貨時間無法確定。

從國民黨所指控的問題來看,3Q 根本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颱風尾掃到邊。但事實上,在專業公共議題背後的派系、權力結構以及傳統勢力的動員,才是決定一場罷免動員成功與否的關鍵。無論是台中的紅派黑派對於失掉長年執政的台中二選區、還是國民黨專挑小黨霸凌,陳柏惟所面對的是盤根錯節的在地政治結構。

反思罷免制度:罷免危機與民意表達

2018 年,基進黨陳柏惟能選上立委,得利於選民反顏家,想換人做做看的心理,但 2021年的現在,若在野黨有效的操作選民情緒,一但「支持罷免者團結投票」,就很有可能跨越 25%同意票門檻,讓無論預算、法案還是表決無役不與,推動進步價值的優質立委陳柏惟,被假問政表現失格之名,行政治報復之實的報復性罷免,黯然離開席次。
民眾終究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行動者。但一個還無法以溝通代替對立、用輿論問責取代動輒罷免的民粹社會,我認為,不中斷與民眾面對面溝通的習慣跟文化,才能砍斷簡單粗暴的罷免運作公式。唯一可以扭轉這種狀態的方式,就是民代以身作則,上山下鄉,一雙一雙手握下去,一場一場街頭宣講落實公民溝通,才有機會讓民眾被妥善告知公共政策的正反意見,塑造更合宜的公民社會。
我是李妍慧,我願意以更密集的政治溝通推動大新竹合併,我反對國民黨以報復性罷免,傷害代議士帶領社會進步的天職。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