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進成大沒有多久,有一次研討會的晚宴上面,一個資深的教授提到老教授和老醫生,這裡的教授當然不包括醫學系的教授。如果想到老醫生,直覺的想法就是非常有錢,至於老教授就不一樣,許多都是孤苦無依,只剩下一屋子的書,在教師節的時候,學校還要去拜訪他們,送一點慰問金。
因為這種印象,所以有好人的臉書朋友,提醒我不用去做新書分享會公益捐款這種事,我真的非常感謝。我當然沒有辦法每場都這麼做,但這樣做一兩次,也不至於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沒有富爸爸不一定不能「財務獨立」。我真的非常誠心誠意地推薦我的臉書朋友去買「人生路引」,裡面很多學問都值得各個年齡層的朋友努力去學習。光是如何理財的觀念,金錢的使用和投資的方法,遠遠就勝過了市面上幾百本的理財宗教小說。
我拒絕不少可以賺外快的肥缺,寫文章不在乎是否刊登在更多人可以看見的媒體上發揮影響力,也完全不在乎有沒有拿到稿費。
這樣的人既使不是非常有錢,也有某種程度的獨立自由。
非常感謝這位臉書朋友的提醒。如果敢說要把 2020 年度步數王亞軍的事蹟,寫在科技部的個人履歷表上面,應該不會為了面子,打腫臉充胖子,現在講到這句話感覺有一種成就感,以前不用打腫臉就是胖子,哈哈哈!
這應該是我某種程度上「善盡責任的快樂」,我不會每場都這麼辦!
(以下有關偷畫男孩的部分可能有些劇透)
*****
偷畫男孩的原著小說,德國小說家齊格飛藍茨的代表作《德語課》,內容改編自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埃米爾諾爾德 (Emil Nolde) 在納粹時期遭禁止作畫的真實事件,並對被納粹踐踏的公民義務進行反省。不僅全球總銷售量高達 2,500 萬冊,並被德國中學列為教學教材。
這本書已經出版 50 年了,我曾經看過它的小說,因此在電影上映的第一天就趕快跑去看。小男孩作文的題目是 Die Freunden der Pflicht 善盡責任的快樂,這個故事其實有三個主要的角色,警察、畫家和小男孩,這部電影兩個小時從一開始到最後,我都感受到沉重的壓力。
典型德國人的警察父親把國家和法律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其他的事情都是其次的,這種人的生活相當的簡單,其實跟台灣的黨國菁英有非常類似的情況。畫家的責任是作畫,這是他的義務,為了達到反抗體制的目的,他可以把小男孩工具化。
這個小說最大的重點當然不是在警察或畫家的身上,如果是這樣就有點像是灑狗血的八點檔連續劇。而是這個小孩他對於所謂善盡責任的快樂,感受到底是什麼?
一樣把畫偷走,面對不同的時空背景,即使環境和人物都一樣,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如果義務和良知只是一種選擇,世界上存在有真正的對錯嗎?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隱性反骨:持續思辨、否定自我的教授,帶你逆想人生” book_author=”李忠憲” book_publisher=”先覺” book_publish_date=”2021/01/01″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21/01/45.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071″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