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擺脫依賴中國 澳洲葡萄酒闢多元市場

「澳洲葡萄及葡萄酒業公會」總經理巴塔格倫強調,儘管開闢多元市場並不容易,但仍是澳洲葡萄酒產業今後的必經之路。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國政府針對澳洲葡萄酒開徵反傾銷保證金和反補貼稅保證金,導致澳洲葡萄酒難以在中國市場立足。對此,澳洲葡萄酒業界一方面趕緊開闢多元市場應變,同時也意識到今後不應繼續依賴中國市場。

中國商務部自去年 11 月 28 日起,針對澳洲葡萄酒徵收 107 .1%至 212 .1%的臨時反傾銷保證金;接著再於去年 12 月 11 日起開徵6.3%至6.4%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

澳洲葡萄酒出口中國受到阻礙,對此,「澳洲葡萄及葡萄酒業公會」( Australian Grape and Wine )總經理巴塔格倫( Tony Battaglene )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坦承,澳洲葡萄酒產業因此受到重創,估計起碼需要4至5年才能恢復。

巴塔格倫解釋:「對澳洲(葡萄酒業)來說,中國市場規模高達澳幣 12 億元(約新台幣 260 億元)。這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市場。而目前所施加的進口稅,確實讓我們無法進入中國市場。」

2019 至 2020 年的森林野火、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武漢肺炎)疫情,再加上澳洲葡萄酒出口中國受阻礙,「泰芮爾酒莊」( Tyrrell ‘s Wine )總經理泰芮爾( Bruce Tyrrell )坦承,自從他的曾祖父於 1858 年創業以來,過去一年是酒莊最多災多難的時期。

位於新南威爾斯州獵人谷( Hunter Valley )的「泰芮爾酒莊」是業界公認少數僅存以古法釀酒,不假現代科技干預釀製過程的酒莊。但對照其保守的釀酒態度,泰芮爾酒莊在開拓多元市場方面,卻比很多同業走得更前面。

泰芮爾說:「我們才委託了一家在台灣的代理商,正好趕在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之前,當時是疫情爆發前的6週。現在,我們當然加緊搶攻(台灣市場)了。」

泰芮爾相信,隨著澳、中關係惡化,過往單靠中國市場就能獲利的日子將不再復返。他早在去年年中就開始超前部署,除了台灣、日本、韓國之外,他甚至開始搶攻烏茲別克和印度市場。

泰芮爾透露,失去中國市場,意味著泰芮爾酒莊損失利潤高達澳幣 800 萬元(約新台幣1億 7300 萬元);但他強調,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著手開發多元市場。

位於南澳洲巴羅莎谷( Barossa Valley ) 的「澳普特酒莊」( Ubertas Wines ),是由來自台灣的劉育志和劉承彥兄弟二人合作經營,他們打從 2014 年開始投入葡萄酒業以來,就未曾打算投入中國市場。

劉承彥解釋:「當然,中國市場是非常大的,但是大家想到你可以短期間在中國市場成長速度這麼快,你相對投資的行銷成本也不低。那對小酒莊來說,是不容易的。」

劉承彥強調,為了建立酒莊的品牌價值,也是他當初拒絕依賴中國市場的原因。他認為依賴中國市場的做法,形同是「只為了某一個顧客而釀製他所要的酒」,無力顧及其他市場的口味,結果「反而是一種侷限」。

他深信,分散市場,本來就是必須採取的分散營商風險措施。

劉承彥也透露,之所以拒絕依賴中國市場,也是因為涉及經營酒莊的現實因素。他說:「我們有考慮到每個國家進口酒的時間不太一樣,如果依賴單一市場,像中國市場的話,他們在 10 月到 11 月會有很大的需求量,因為他們要備貨過中國年;過完中國年的話,基本上所有出口停止了,其實對一個酒莊的資金流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對照泰芮爾、劉育志和劉承彥兄弟的先見之明,大多數澳洲葡萄酒業者卻是直到最近才意識到多元市場的重要性。

巴塔格倫指出:「我們(澳洲)目前出口到國外的瓶裝紅酒當中,有 98 %是出口到中國的。我們的確需要替這產品找尋新的市場。」他指出,對於中國政府開徵保證金的做法,的確讓不少澳洲葡萄酒業者措手不及。

巴塔格倫認為,開闢多元市場,是澳洲葡萄酒產業今後的必經之路。

他說:「邁向多元化的路是難行的,是很花時間,很花資源的。要投入新的市場,是需要時間的。我們的中期目標是希望擴大國內市場,再加上既有的重要市場英國和美國,還有我們認為長遠而言是具有出口增長潛力的東南亞和北亞市場。我們需要一個綜合的市場發展計畫。」

巴塔格倫強調,澳洲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上是具有競爭力的。

他分析:「澳洲的特點在於,全國各地氣候互異,國土遼闊,全國各地都有出產葡萄酒。所以,我們能夠針對各個價位生產優質葡萄酒。沒有幾個國家可以如此做,既保持品質穩定,同時又因為國內多元地貌和多元氣候而造就的驚喜。」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