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中國新文學的形成──傳統與現代的弔詭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Bru-nO

[bs-quote quote=”以《現代性的追求》一書馳名學界的李歐梵,其書其人傳播甚廣,從此以後,「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文學緊緊勾連,成為論說中國現代文學最重要的維度之一。”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白話的提倡和接受是跟近代中國民族國家的建立密切相關的。任何一個新的民族國家從殖民統治掙脫出來後,都必須處理語言統一的問題,越南、韓國和希臘皆是如此。而五四時期的白話文除了是民族國家語言的宏觀問題,更涉及了傳統和現代的糾葛。

胡適提倡白話文,同時力主建設新文學和新文化。他的口號是「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國語基本上就是白話,但這白話需是全國人都使用的白話,廣泛地牽涉到口語和讀寫。他自覺地要以一種生動的、統一的語言打造「國語的文學」,加以宣揚,讓人學習,然後達成民族國家語言之建立。

胡適 1922 年在北京。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至於陳獨秀,他在〈文學革命論〉裡提出了鮮明的口號,要分別以建設「國民文學」、「寫實文學」和「社會文學」,來推倒「貴族文學」、「古典文學」和「山林文學」。這一百年來,陳獨秀的口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為人熟知的潮流,並派生出許多不同的變奏。胡適和陳獨秀俱意在推動文學革命,卻沒有時間兼顧運動背後的細節。例如,胡適討論過很多大問題:什麼是文學、什麼叫新詩等等,並在長文〈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裡大談文學創作的問題,好像什麼都懂,卻從未深入研究那些問題。

五四運動領袖人物的共同特點是,他們都受過中國傳統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根柢。對中國傳統文人來說,詩和文是非常重要的文學書寫形式,而胡適卻提出一律要用白話來寫,急欲取代文言,於是就使傳統和現代形成了對立的姿態。

陳獨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之後,傳統是否真的被推倒、消失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麼,傳統是以何種形式存在於現代?民初不少學者文人如林紓、王國維和劉師培等,都是用古文寫作的。不單林紓十分反對用白話寫詩文,不少人亦對能否以白話文寫出藝術作品表示懷疑。

反對白話的人看上去很保守,但他們其實都受過高等教育,有的還曾留學海外,跟五四新派人物還是有許多相通之處。對民國初年的人來說,傳統就在生活裡面,它是活生生的,無所不在,但當他們需要推動一個新的運動時,就自覺要把傳統的門面打倒或重造。

我們該如何理解中國傳統和現代的關係?在過去一百多年來,這是中國文化界和學術界共同關心的問題。林毓生首先提出了「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引起了當代學術界的熱烈討論。二○一九年是五四運動一百週年,我打算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中華民國 8 年 5 月 4 日北京學界遊街大會,被拘留之北京高師愛國學生 7 日返校時攝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傳統的定義

既要討論傳統和現代的關係,我們必須先問「什麼叫傳統」。我曾經在一個題為〈多元的反照中國文化傳統的現代意義〉的演講中,嘗試在現代文學裡尋找傳統的因素。現在我想更進一步,討論「傳統」和「現代」這兩套論述,是否可以在中國文學領域中產生互動。

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希爾斯(Edward Shils, 1910-1995)在其著作《論傳統》(Tradition)裡花了很長篇幅來討論傳統的定義,他認為傳統是指「代代相傳」(transmission):「就其最明顯、最基本的意義來看,它的涵義僅只是世代相傳的東西(traditum),即任何從過去延傳至今或相傳至今的東西。」

禮記。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中文裡,「傳統」是一個合成詞,由「傳」和「統」二字組合而成。「統」是道統,中國人對此特別重視,而「傳」(拉丁語是“tradition”)就是傳承。希爾斯將傳統說得非常廣泛,而且是活生生的,在他的定義裡,傳統不但包括物質實體,而且包括人們對各種事物的信仰、人和事件的形象,也包括慣例和制度。因此,文學、藝術也是傳統的一部分,從上一代人傳給下一代人。

也許是他的論點太過繁瑣而又抽象,現在幾乎沒有人會提及希爾斯對傳統的定義了,但是有個新的講法,說傳統是(假)造出來的(Tradition is invented)。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說法?我認為當中有兩點至為關鍵:一是如何看待傳統的構成,二是立足點的問題。

魯迅和周作人於一九一二年曾討論過傳統的構成,但沒有用「傳統」這個詞,用的是「種業」。他們在〈望越篇〉裡說:

蓋聞之,一國文明之消長,以種業為因依,其由來者遠,欲探厥極、當上涉幽冥之界。種業者本於國人彝德,附以習慣所安,宗信所仰,重之以歲月,積漸乃成,其期常以千年。近者亦數百歲,逮其寧一,則思感咸通,立為公德,雖有聖者,莫能更情一辭。故造成種業,不在上智而在中人,不在生人而在死者,兩者以其為數之多,與為時之永,立其權威。

魯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是一種類似人類學的看法,而且是具批判性的。周氏兄弟當時在思考中國國民性,他們形容「種業」乃流傳千百年的積習,而造成「種業」的是「中人」(普通人)和「死者」。中國人特別重「鬼」,日本學者丸尾常喜在其魯迅研究中,指出魯迅的小說裡有「鬼」的氣氛,也就是來自傳統的陰影。

由此,我想到了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對西方馬克思傳統的討論。德希達認為,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就像《哈姆雷特》(Hamlet)中那位幽靈父親一樣,而從鬼對你的凝視中,你將感受到過去的傳統。

德希達特別重視傳承的必要,就像哈姆雷特和他父親鬼魂的關係一樣。無論怎麼說,傳統和現代的關係是千絲萬縷的,不能一刀兩斷。傳統存在於現時,而現時也蘊含著過去。

赫瑞修,哈姆雷特和鬼魂。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以上有關傳統的看法,幾乎都是將傳統加以擴展或變形,從「古」順延至「今」。在中國文學的領域裡,「傳統」基本上是指中國古典文學,現在大家都覺得傳統尤其值得珍重,正是因為我們距離傳統愈來愈遠了。因此,我想採用一個截然相反的路徑從「今」溯「古」,也就是站在現代的立場來討論傳統。先考察五四一代,特別是魯迅這一批人如何看待傳統,然後再從他們對傳統的看法中逐步回溯。

王德威說:「沒有晚清,何來五四?」由此再推一步就是:「沒有傳統,何來現代?」在一般的情況下,傳統是一脈相承的,有了過去才會有現代。可是,其實亦有一種倒過來的新說法:「沒有現代,何來傳統?」也就是說,傳統是由現代建構出來的。事實上,將傳統當作一個整體(totality),把它變成一個客體來批評,是源於現代性(modernity)的思考。吳盛青在她研究民國時代舊詩作者的著作裡特別提到這個問題:

如果現代性投射為一種世俗和進步的運動,標誌著絕對的新開始,那麼作為一個整體的傳統,它的終結可以使得現代狀況藉此衡量及割裂自身。營造傳統的單一整體形象及隨後對它做出激進的攻擊,廣義來說都是現代性的計畫,以及認識論和歷史的斷裂的自覺論述。

本文摘自《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 book_author=” 李歐梵 ” book_publisher=”聯經出版公司 ” book_publish_date=”2019/11/27″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11/570.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40580?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11″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2864.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84571″ ext_link_text_2=”聯經出版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