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 8 日在新北市舉辦首場總統的造勢大會引發關注,先是意外發生前總統馬英九遭中斷演說的尷尬場面,韓國瑜上台後一連串「他奶奶的」、「放馬過來,恁爸等你」粗鄙用詞也引發社會有關總統選舉格局的討論,也為關注度本就不小的造勢活動掀起更多新聞話題。
韓國瑜則再次展現一如以往高超的議題操縱技術,特別在以動態活動形式為主的造勢場合上,選擇以「廣場政治」為主,而非「劇場政治」,拋棄傳統強調菁英階級的論述以及宮廷政治儀式性的「抬轎」手段,作為對群眾的民粹式動員,再次從深藍堅定支持者中吸取政治能量,以抵抗日前連番發生對能力、人格等醜聞事件導致的民調下滑,還有不斷傳出「換瑜」與「分裂」的流言。
比較諷刺的是「廣場政治」最早可追溯到希臘城邦時期,眾人在廣場上尋求真理,並且對議題做出辯論,演變至今政策對話的理性基礎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為情緒煽動的反修辭手段,用「韓式」金句來描述,正是接地氣的「庶民」語言,用語越是辛辣、動作越是通俗,現場感染力越強。
或許韓粉不在意或沒發現自身群體被粗俗言語定位的標籤,脫去那套同為「苦人」話術的外衣,剩下的就只有韓粉對建制菁英信任的崩壞,好比舞台上哈佛法學博士出身的馬英九被噓下台。同質性高的朱立倫碰巧無法出席,好像早已預料韓粉的當初替王金平倒喝采的場面會重演,這時候朱立倫一同與侯友誼藉口無法參加造勢,反而成為政治謀略下的次佳選擇。
外界以理性選民為主的群體,不停以指責角度抨擊基層語言自然也是適得其反,粗話本身並非重點,而是談話時機、場合,和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多數選民會認為總統的格調不該如此,這其中當然有過去民眾對於領導人「明君」的想像。不過,民粹時代的源起,正是基於典型政治人物不斷對政見承諾失信。對此,除非將主要經濟的大環境改善,其他能做的不多,某種程度也可能早就難以挽回部分民眾對民主政治的信心。
就民主選舉而言,中國國民黨與其擔心再度失去政權會讓中華民國滅亡,不如先思考韓國瑜個人所帶給社會的「壞蘋果效應」。
必須再次強調「髒話不是重點」,而是公眾人物的失格、失言帶來的社會不良影響,道德淪喪必定是首要的後遺症。確實,傳統政治人物有完全達成政見的困難,但這都比不上韓國瑜近來才爆出的爭議,當選民還需要確認總統級候選人自律能力的時候,顯然選舉制度與黨部提名本身出現很大問題。
當然,如果這只是一場韓國瑜精心佈置的大戲,看似為凝聚韓粉團結,透露的深層佈局卻是一對一必輸,三腳督才有和總統蔡英文一拼機會的話,我們不訪就把這齣爛戲看到最後,作為日後拒投韓國瑜、郭台銘的最好理由。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