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四天安門事件 29 周年之際,當年的學運領袖王丹在華府成立「對話中國」智庫,希望能承續六四的精神與努力,為民主化中國的未來提出政策綱領與具體構想。
「對話中國」(Dialogue China)今天選在白宮附近的一家飯店舉行,活動平台上儘管擺上4張椅子,但除了去年病故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照片外,其他 3 張都是「空椅」。「空椅」早已成為追念劉曉波的象徵。這是當年儘管拿到諾貝爾殊榮,卻依然不被中國官方同意出國領獎的劉曉波,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留下的歷史一刻。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北美地區代表也特別到場,為劉曉波助念祈禱。
特別出席智庫成立大會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會長葛希曼(Carl Gershman)談及劉曉波時表示,天安門事件之後,劉曉波成為中國的烈士,也是全世界為民主與人類自由最熱情的代言人。劉曉波過世前,仍對中國民主抱持信心,因為他知道中國獨裁體制的發展,終將引來現代化與民主的呼聲。
智庫發起人王丹談及中國 29 年來的改變說,今天的中國正好和當初期望相反,當初他們要爭的是反腐敗、要民主,但 29 年過去了,中國仍然腐敗,仍然沒有民主。智庫的成立就是希望,承續過去 30 年的努力方向,為民主化中國提出政策綱領、具體構想。
對於兩岸未來,王丹憂心,現在的摩擦越來越讓人擔心,兩岸對立,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野心可能會讓兩岸失控,為了兩岸福祉應該盡快找到兩岸民間與公民社會的共同聲音,抵制中國政府單方面破壞兩岸和平的舉動。
1989 年 6 月 4 日,改變的不只是廣場內外的那群年輕學生、工人與廣大支持者,還改變了中國的未來。因為六四流亡海外的中國民主黨主席王軍濤就說,現在的中國是六四的後果。六四之前,多數的聲音認為中國的改革要從推動中國共產黨黨內體制改革做起;六四之後,中共黨內擔憂改革帶來的政權不穩定,開始全面禁止政治活動,大規模監控社會與群眾,中國走向更獨裁、專制。
流亡美國近 30 載,已經拿過 3 張綠卡的王軍濤,始終不願入籍美國。他說,自己的一生在 1989 年的那一刻起,注定了只能關注中國命運,因為這也是他們的命運。天安門一場大屠殺把我們這些人變成同一個群體,他們已經不可能過正常生活,也不可能從事自己的專業,改變中國、讓中國走向民主化成了他們的使命。
曾經是毛澤東狂熱者的王軍濤,在接觸現實後有了想要改變中國的想法,因此儘管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不在乎六四、不關心政治,但他仍然堅信中國的年輕人終會和他一樣有同樣的啟發,一旦通過切身感受知道中國的現實,一定能改變中國的政治。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