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amat Pagi(早安)!小朋友用馬來文問候對話、唱歌,體驗手編藤球,在教授馬來語的新住民語文課堂上,不用死背單字文法,而是結合生活情境、自然學習。
黃寶雲從馬來西亞嫁來台灣將近 30 年了,她參與教育部舉辦的新住民語文教學培訓,去年在新住民語文課程前導學校教馬來語,今年暑假又參與北新國小夏日樂學計畫,帶著小學生學說馬來話、認識馬來西亞文化。
位在新北市新店區的北新國小是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新住民語文課程的前導學校,在 107 年度就開了馬來文課程,黃寶雲是馬來西亞華僑,是教學支援人員。
「我以前就是不愛唸書的人,也不喜歡在課堂上一直聽講。」黃寶雲表示,當自己變成老師後,覺得應該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才會學得有興趣,讓孩子們學習用這個語言去對話,例如讓學生角色扮演不同身分的人,互相用馬來語問候、對話,或是彼此問答。
在她的課堂上,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上課,沒有太多硬邦邦的課本教材,上課氣氛相當熱鬧,安靜坐著聽老師上課,那不是她的教學風格。
黃寶雲笑說,孩子們常會坐不住,所以她會想一些好玩的活動,例如學跳馬來舞、玩樂器、用馬來語唱歌謠,也自製馬來西亞拼音大富翁遊戲,讓孩子在邊玩邊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去記住字母、單字、和生活用詞。
除了語文學習外,文化體驗也是不可或缺的。黃寶雲帶著孩子們演奏羊皮鼓、動手編藤球、風箏或宋谷帽,以及體驗馬來西亞的播棋、沙包等童玩,還親手製作椰絲椰糖球、沙嗲等美食,品嚐馬來人常吃的香蕉葉餐和華人過年必吃的撈生,邊吃邊學習。
課堂中還會介紹馬來西亞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習俗,黃寶雲說,如果不理解文化內涵,很容易只看表面,進而產生誤解或錯誤論斷。
舉例來說,馬來人有用手吃飯的習慣,不了解的人會覺得不衛生,但這是因為馬來人認為食物是上天給的禮物,用手去接來表達心裡的感謝。
在教學過程中,她也時常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黃寶雲表示,當孩子浮躁、不專心時,就要安排一些活動來振作精神,如果孩子參與度不高,可以多關心孩子的狀況,看是否需要協助,有些學生會比較沒有自信,這時就要多些鼓勵,並增加同儕互動,讓有能力的人去幫助能力較弱的人。
相較於一般課程,黃寶雲坦言,新住民語文課應該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因此需要更多準備,包括構思活動、製作教具。
雖然要投入很多心力,但是聽到學生說:「好希望每天都有馬來語課!」就是對黃寶雲最好的激勵,她也會和家長分享課堂的教學情況,讓家長知道孩子學到了什麼。
黃寶雲表示,東南亞許多國家正需要產業升級,有很多經貿或工作機會,希望藉由新住民語文課程,讓更多學生認識南洋、拓展國際視野,看到南向的可能性,趁小多學一些語文,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增加競爭力。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