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談判過了 80 天後,美中第 12 輪貿易磋商明天將在上海登場,這一步邁得艱辛,面對美方所謂「極限施壓」,中方祭出關稅反制、研擬不可靠實體清單,一邊繼續有限度對外開放。
美方於 2018 年 3 月公布 301 調查結果、正式點燃美中貿易戰火以來,雙方迄今談談打打逾 1 年,在北京、華府兩地共計歷經 11 輪貿易磋商後,新一輪談判將於 30 至 31 日舉行,並首度移師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上海。
第 11 、 12 輪談判前後間隔 80 天,曲折過程一度令人大感意外。原本外界以為,美中在 4 月底的第 10 輪談判結束後,有望於 5 月敲定貿易協議,但美方卻突然來個「髮夾彎」,再度以關稅大棒痛擊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 5 月 5 日在推特(Twitter)發文表示,拒絕中國重新談判的要求,並宣布自 10 日起,中國銷美價值 2000 億美元的非高科技商品關稅稅率,由加徵 10% 調至 25%。
中國再被加徵關稅的消息傳出後,傳聞一度指,中方談判代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取消 5 月 9 日至 10 日赴美磋商的行程,只是劉鶴最後仍如期前往華府進行第 11 輪貿易談判,但這次雙方沒有達成協議。
面對美國再祭關稅懲罰,中方也以牙還牙。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5 月 13 日表示,自 6 月 1 日起,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徵關稅稅率,稅率為 5% 至 25% 不等。
此外,為反制美國禁止企業對華為出售部分產品,中方 5 月 31 日宣布,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列入對中國產業、國安造成損害或威脅的外國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但清單至今未公布,中方稱仍在研擬中。
經濟肉搏之餘,中方也發動「文攻」。中國國務院 6 月 2 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批評貿易戰責任在美方,中方始終堅持透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但「中國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
對內反美宣傳也不停歇,央視一度在 8 天內播出 7 部「抗美援朝」舊片。然而,就在劍拔弩張的氣氛下,川普 6 月 18 日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拍板兩人將於 6 月底的大阪 20 國集團(G20 )峰會會面。
大阪「川習會」落幕後,美方承諾暫時不會對中國剩餘的 3000 億美元產品再加徵新關稅,但也還不會移除已加徵的關稅,並要求中國增加採購農產品;雙方並同意繼續展開貿易磋商。
儘管川普事後抱怨中國沒有立即購買更多農產品,但在新一輪談判前 2 天,央視 7 月 28 日報導,大阪「川習會」後已有數百萬噸美國大豆裝船運往中國;中國將視國內市場需要,繼續對美國大豆、豬肉等農產品展開詢價。
在買和打以外,中國在另一頭也加大開放外資腳步。官方於 6 月 30 日公布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清單條目由 48 條減至 40 條;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則由 45 條減至 37 條,自 7 月 30 日開始施行。
此外,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 7 月 20 日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按「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的原則,推出 11 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