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公布「弱勢者教育扶助方案專題研究」結果,學者指出,弱勢型態不只有中低收入戶、原住民新住民等經濟、身分類別,也有許多是「隱形弱勢」,需要教育體系及早扶助。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王麗雲今天受黃昆輝基金會邀請,報告弱勢專題質性研究成果。該研究分為「區域發展與教育弱勢扶助方案」與「高等教育不平等現況與弱勢扶助方案」 2 項專題,深入探討小學到高等教育的現狀。
王麗雲指出,傳統對弱勢學生的定義,大多以身分別、家庭收入作為判斷基準,但有很多學生是「隱形弱勢」。例如剛好在「貧窮線」上的學生,無法獲得任何補助,但晚上常要打工,花費寶貴時間賺取微薄薪水,而非用於生涯探索、學習知識。
王麗雲也提到「隔代教養」問題,很多父母親仍在,但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很少回家,學生要在家單獨面對長輩,甚至要照顧失能的祖父母,這些人也需要社會投入資源協助。
「隱形弱勢」在都會區和都會邊陲區也很常見,王麗雲說,很多人認為:「天龍國怎麼可能有弱勢?」實際上都會區物價高,有些人家境不到貧窮,但和同學相比就有「相對剝奪感」,只好拚命打工賺錢。加上生活壓力大、社區誘惑多,往往形成弱勢扶助的暗角。
另外,學校間的「西瓜效應」也很常見,優勢學生集中到市區,弱勢學生集中留在都會邊陲區的學校。王麗雲研究時訪談許多第一線教育人員,發現許多學校平均一名教師要照顧 2 、 3 個弱勢學生,有人大嘆:「弱勢太多,只能一年挑 2 人出來救。」顯見教師強烈的無力感。
台北市實踐國中校長廖純英表示,在都會區生活很辛苦,一碗飯在鄉下是新台幣 40 元,在台北可能要 80 元。學校有約 5 %的孩子,必須回家煮飯照顧弟弟妹妹、幫家裡賣東西,甚至有些要照顧爺奶,生活非常辛苦。她也提到,很多扶助經費,都需要家長簽名領取,往往都被拿去作為生計補助,但對學習不力沒有實質幫助。
基隆市八斗高中校長黃致誠表示,「非山非市」的邊陲型學校,隱形弱勢最多,他有許多學生家境貧窮,但家裡有房子,不符合相關弱勢條件。學校每學期都要努力募到新台幣 20 萬元,幫助這些學生的三餐、輔導費、交通費,形成行政上的沉重負擔。
王麗雲表示,許多教育經濟學者指出:「越早花的一塊錢,回報率越高。」孩子小時就給予學前認知與非認知能力培育,效果絕對大於畢業後去職業訓練、矯正處理。因此在協助弱勢學生的優先順序上,中小學更為重要,因為早期的不利,常會一路影響到未來的升學和就業。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