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日韓貿易戰如墜五里霧 專家籲日本政府說明

圖片來源:中央社

日本對出口南韓的 3 項關鍵半導體原料祭出管制措施,引發南韓反彈要求撤回。有鑑於日方至今仍未清楚說明發動管制措施的具體理由,日本專家呼籲政府仔細說明。

日本與南韓因前徵用工(遭日本企業強徵的南韓勞工)爭議導致關係惡化,日本政府經濟產業省 1 日宣布,強化管制含氟聚醯亞胺、光阻劑及蝕刻氣體 3 項關鍵電子原料出口南韓,並於 4 日正式上路,被視為對南韓的反制措施。

對日本這項出口管制措施,日韓雙方昨天首度舉行事務層級會議,由課長等級官員與會。

日本「韓國報導」(Korea Report)總編輯邊真一撰文指出,日韓針對此次出口管制措施舉行的課長級事務層級會議,昨天在東京都舉行。南韓方面要求日方說明管制措施根據的「不適當案例」是什麼?日方人士指出,「並不意味暗中流入第三國」。

邊真一說,聽到日方人士「並不意味暗中流入第三國」的回答,令人感到困惑。外界一般理解日本是因為出口到南韓的原料有流入第三國的確證或疑慮,才不得不祭出這次的出口管制措施。

從日本出口到南韓的戰略物資,如果被暗中再出口到研發大規模毀滅武器的北韓等第三國的話,在釐清相關狀況前進行嚴格出口審查或管制,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日方人士的回答出人意料之外,所謂的「不適當案例」竟然不是意味著出口到北韓等第三國。

回顧日本執政黨自民黨代理執行幹事長萩生田光一 7 月 4 日上電視說,因為發現原料去向不明這樣的案例,採取相應措施是合理的。

日本前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 7 月 6 日也說,在此之前南韓企業要多少濃縮鈾的原料(氟化氫),日本就給多少;但用作工業製品外的原料拿去做了什麼,南韓也不回答,「為了給予必要的量所以進行管制」。

因為日本相關人士這些檯面上說法,就某種意義來說,會讓外界對南韓抱持疑問也是理所當然。

況且,富士電視台系列新聞在 7 月 5 日邊報導萩生田的說法,邊引用不具名的執政黨幹部的說法指出,南韓曾大量採購高純度氟化氫等原料,之後在南韓企業去向不明,這些原料都是可供製造毒氣或化學武器,去向是「北方」。

很多電視台就開始用「暗中流向北韓?南韓的不適當出口管制」等標題來報導此事,推測去向不明的氟化氫等戰略物資,有可能流向北韓等第三國。

雖然日本政府表示,這次實施的出口管制措施,「不是對前徵用工訴訟的反制措施,也不是報復措施」,但當時任誰應該都會理解跟前徵用工訴訟有關。

主流意見還是認為,對南韓到G 20 峰會舉行仍不理會日本提出前徵用工訴訟交付第三方仲裁委員會的要求,這項措施是對南韓的「反制措施」。更重要的是,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 3 月時就已暗示日本可能採取「反制措施」。

再看首相安倍晉三的說法。他在 7 月 3 日舉行的朝野政黨領袖座談會上說,「屬於國際承諾的請求權協定與慰安婦協議未被遵守,不給予不遵守承諾的國家優惠措施,是理所當然的判斷」。

就在日本國內外批評以報復目的實施管制措施的聲浪升高,及南韓有意提訴世界貿易組織(WTO)之際,日本政府憂慮這種政治上的理由可能違反WTO原則,所以提出「安全保障上的理由」。

對日本出口到南韓的原料被懷疑可能暗中流向北韓,南韓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事務處長金有根昨天說,南韓提議委託聯合國安理會專家小組或國際組織,調查韓日兩國是否存在違反四大多邊出口管制機制的情況。如有違反行為,南韓將道歉並立即採取整改措施;若南韓沒有過錯,日本政府應當向南韓道歉並撤銷限制措施。

面對金有根的發言,日本政府可能因此以「並不意味暗中流向第三國」來回應。

如果日本政府所謂的「不適當案例」並非指原料流向威脅日本安全的北韓等第三國,那究竟「安全保障上」指的是什麼?為了向國際社會證明日本採取措施具正當性,日本政府有必要負起責任仔細說明。

日本政府就算有什麼樣的考量而無法說明,一旦進入WTO內議論,不管情願不情願,必然都會被要求說明。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