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日治時期七星潭漁村燻製柴魚的古老樣貌,花蓮食品業者浴火重生,不但展館開放供民眾參觀,還異業結盟,與在地近百年醬油工廠合作,推出柴魚醬油。
前年夏天遭祝融的七星柴魚博物館,占地 500 坪的園區付之一炬,創辦人余宗柏和第二代經營者余國豐對推動柴魚產業文化仍不放棄,歷經一年籌備,今天重新開館試營運,並發表「鰹節醇淬」新品醬油。
花蓮市長魏嘉賢、新城鄉長何禮臺等到場祝福,希望由地方創生而起,創造花蓮的味道。
七星柴魚博物館長余國豐說,日治時期七星潭定置漁場每天可捕獲數百噸至千噸的鰹魚,七星潭漁村幾乎家戶都有烘房燻製柴魚,然後銷往日本。鰹魚群原本隨著黑潮游經花蓮外海,隨著捕魚技術進步,被東南亞國家攔截補捉。
余國豐說,七星潭漁村越來越沒落,2001 年最後一家工廠結束後,父親覺得可惜,便與這家工廠合作籌設, 2003 年七星柴魚博物館開幕;不料 2 年前一場大火,博物館多年累積的珍貴古董漁具、設備等付之一炬。
余國豐介紹,新的博物館本體即為原有煙燻柴魚的烘房遺跡,除了補強火災後的結構,並與後棟廠房銜接,保留局部被火燒得焦黑的殘垣,與重建後的新風貌相呼應。火場搶救回來的少數文物,例如代遊客傳遞 30 餘萬封明信片的郵筒及第一代柴魚刨片機等也在展館展出。
博物館展區以重現全台唯一承襲日本製魚技藝在七星潭生根發展的海洋故事為主,展館設有海洋生態教育、黑金產業文化、五感探索體驗與食魚教育推廣,另有章魚燒、刨柴魚 DIY 手作教室與博物館文創商品展售等。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