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面對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中國電信大廠華為早在 6 個月前就告訴全球供應商,希望儲備 1 年所需關鍵零組件,也努力提升晶片自給率並擴大尋求替代供應商。
美國川普政府 15 日對華為施以嚴厲制裁,使其智慧型手機和相關設備生產可能面臨困難,不過,日本媒體報導,根據歐洲、亞洲等數家華為供貨廠商說法,華為確保了 6 至 12 個月的庫存,因此美國本次封殺華為實際影響會有多大,目前還不能完全預測。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1 月曾表示,如果受到美國制裁,華為將自行生產替代產品,配合從美國以外地方擴大採購,預料將強化半導體等的自行研發。
美國商務部 15 日指出,將把華為和 70 家附屬事業列入所謂的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此舉將禁止這家中國公司在未經政府許可下,向美國企業取得零組件和技術。
由於華為的主要供應商達 92 家,每年全球採購額約 6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 兆 1000 億元),也可能對供應廠商的業績帶來影響。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獨家報導,多名消息人士表示,華為早在半年多前就開始替最糟情況做準備,囤積的產品不僅限於晶片,還有許多電子元件,包括被動元件和光學元件。對於出口管制風險較高的零組件,華為已囤積 6 個月至 1 年以上的庫存,風險較低零組件也有至少 3 個月庫存。
知情人士表示,世界第 2 大智慧型手機供應商華為從今年伊始起,在美國以外地區認證更多晶片、光學元件、相機相關技術以及其他零件供應商。
直接知悉華為這項計畫的一名消息人士說:「以前,華為只選擇全球頂尖的一到兩家電子零組件供應商,但今年指派團隊把每種零組件的供應商擴大到 3 至 4 家。最重要目標是避免因美國禁令或其他貿易戰不確定因素,使得華為智慧手機、伺服器和電信設備無法出貨的最糟情況。」
華為也設定自行研發半導體裝置的目標,包括高階射頻晶片和光學晶片,這些晶片未來 2 年半內仍高度仰賴美國供應商。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只不過這家每年營業額高達約 12 兆日圓(約新台幣 3.43 兆元)的巨型企業,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能否確保零組件充足,前景仍難料。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