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官員在北京的一輪貿易談判 15 日結束,雙方計畫本週在華府再度進行協商。全球兩大經濟體繼續嘗試化解彼此棘手的貿易爭執,在 4 項主要議題上仍待消弭歧見。
法新社報導,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貿易談判進展「極度順利」,但熟知細節的川普幕僚警告,距離達成協議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以下是雙方膠著重點的協商進度分析:
●智慧財產偷竊和技術轉移
美方指稱北京鼓勵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並強迫美國企業交出商業機密換取市場准入。中國雖長久以來否認指控,但正計畫加強懲罰智慧財產偷竊行為,並加速通過新的外國投資法,明確禁止強迫技術轉移。
此外,北京也正逐漸擴大允許外國企業獨立營運的產業範圍,不須和中國夥伴成立合資企業。不過目前尚不清楚,上述這些行動是否足夠令川普政府滿意。
●產業政策
中國的產業政策引發疑慮,尤其是「中國製造 2025 」。這項計畫透過國家對國內企業慷慨補助,目標讓中國在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產業攀上全球領導地位。
由於這項政策引發爭議,北京和中國官媒過去一年予以淡化。但對中國而言,貿易關係緊張,只會令他們更需要提高自身在半導體這類關鍵技術上的自給自足。
美國去年對國家支持的中國電訊業巨擘中興通訊短暫實施禁售令,當時便幾乎造成中興倒閉。
●國家補助
近幾年中國國有企業進一步擴大在國內的優勢地位,這和西方要求的市場改革背道而馳。華府希望中國未來降低國家在經濟扮演的角色,並減少對產業和企業的慷慨補助。
然而,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教授崔凡提醒,若美國想和中國討論世界貿易組織(WTO)協議豁免範圍外的國家補助,中方可能不會讓步。「我擔心這難以在本月獲得完全解決。」
●貿易赤字
政治上敏感的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問題,去年達到史上最高紀錄 3233 億美元。由於美中對彼此採取以牙還牙的關稅行動,造成中國買家減少購買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大宗商品。
北京曾承諾擴大採購美國大豆和其他貨品,在談判中也提議大量採購美國貨,以促使白宮同意達成協議。白宮 15 日也強調和中國採購行動有關的協商,目的為了減少「龐大且持續的雙邊貿易赤字」。
不過,中國向美國大力採購的任何行動,必須高度仰賴中國國有企業。但這些企業卻是華府想要排擠的。
★協議在望?
美中談判雙方正努力達成合作備忘錄(MOU),詳列各自承諾,為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會面做準備。
然而考驗在於,川普是否願意接受一份解決貿易赤字、但允許中國延後結構性改革的協議。本月稍早川普曾對美國民眾表示,貿易協議「必須包括實質的結構性改變,以終結不公平的貿易行為」。
中國分析家表示,結構性改革需要時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我們是行動緩慢的國家,需要有點耐心。」他舉例,中國加入WTO的協商,進行超過 10 年。
除此之外,任何協議內容將如何確定落實,也是個問題。因為北京長久以來對外來監督抱持警戒態度。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