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暝 沉地夜 大家平安
除夕夜,台灣人俗稱「二九暝(jī-káu-mê)」,家家戶戶都習慣與家人團圓一起吃飯。但其實關於團圓,台灣有屬於我們自己的傳說,而傳說是這樣開始的……
沉地夜(tîm-tē iā)的傳說
從前從前,每逢秋冬,台灣各地都有酬謝神明的「謝冬尾(siā tang-bué)」祭典。然而,忙於祭祀的台灣人,卻忽略了祭祀酬謝某位神明的辛勞,因此令祂感到不悅,而一狀告到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盛怒之下,決定要懲罰住在這島上的人們,遂發布天旨,要讓台灣島沉入海底。
就在年底尾牙之時,台灣人進行最後一次酬謝土地公的祭祀,土地公於心不忍,於是告知民間百姓,台灣島即將沉沒,要大家趁早準備,另一方面也向觀世音菩薩求情,請求協助,此時天神相聚天庭,向玉帝求情。在小年夜時祭祀玉皇大帝,玉帝受到觀世音菩薩與眾神求情,再加上民眾祭祀虔誠,聆聽了民間疾苦聲音後,決定收回旨意,特赦台灣百姓。
此時民間還不知情,百姓宰雞殺鴨進行祭祀,藉以告別諸神與祖先,晚上烹煮食材,與家人共進最後的晚餐,晚宴以後,將錢財分給家人,以期黃泉路上可用;接著全家一起守候在即將面臨沉地的夜晚,準備共赴黃泉。
天亮以後台灣並沒有沉入海底,全家人安然無恙,於是焚香酬謝神靈庇佑,始為「開驚(khui-kiann)」之習俗。出門互探鄰人平安與否,見面互道恭喜,並至寺廟祭祀,成了後來的「行春(kiânn-tshun)」;隔日為確認娘家平安,於是「轉外家(tńg guā-ke)」探訪娘家家人。到了第四日,趕忙將眾神迎請回來,就是日後的「初四祭神(tshe-sì tsè-sîn)」的由來,第五日確認全島平安無事後,又開始恢復平常的工作了!
二九暝的由來
另外一個,其實不是傳說,而是探討為什麼老一輩都說「二九暝」而不是「三十暝」呢?
農曆大月為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都可能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而在台灣,無論「跨年夜」是二十九日晚或三十日晚,都被稱作「二九暝」;「二九暝」是台灣特有且重要的日子。
在台灣的人都知道這裡是個地震之島,自古以來台灣這塊島嶼就沒有停止過搖動,只是搖動的大或者小。想當然,住在島上的人,始終都因為地震而擔心受怕。最後一天若是地沈了,一切都將烏有;在這樣的大災難發生之前,全家人應該團聚度過。有學者形容這是一種末日情懷,「最後的聚餐」。二九暝的內涵義反映了移民族群對地震災害恐懼的集體記憶,而台灣最近一次嚴重的有感地震,讓花蓮鄉親有一個不太好過的年,感受也更深刻。
二九暝成為台灣過農曆年的特殊標記;這個標記,在同樣過農曆年的中國、越南、韓國以及日本(少數地區)是找不到的。
台文學家邱偉欣是這麼認為的:
「傳說」在此所扮演的角色,既非是等待考證的歷史,亦非「可信」或「不可信」的二元對立判斷;它是一群人對自身處境的詮釋,而與集體記憶或習俗連結。
基進黨台北黨部在此也謹以這兩個台灣民俗傳說,向大家拜年,希望大家都能有個溫馨溫暖的二九暝/沉地夜,接下來有個豐收滿滿的一年。
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
原文出自基進黨台北黨部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