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推動「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4 年預計投入新台幣 2.4 億元,科技部長陳良基說,頂尖運動員在最後的頂級對決,若科技可以幫上忙,相信未來能協助選手取得更好成績。
科技部的「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經過激烈的競爭及嚴謹的審查程序,最終評選出 8 個研究團隊,科技部今天請來知名運動選手王建民、郭婞淳、王齊麟、王泰崴與盧紹軒等人加持,分享如何運用科技技術協助突破訓練的困境與瓶頸。
王建民說,他在美國職棒後期也有加入科技協助,對於姿勢、速度都有幫助,「讓你更知道要怎麼掌握每一個地方、運用每一個地方去投球」;郭婞淳受訪時表示,頂尖選手之間的差距都非常小,可以運用運動科技讓自己更進步。
舉例來說,在棒球方面,計畫團隊將開發接觸式的智慧棒球用具、肌電感測裝置,取得人體參數後,再用人工智慧的大數據解讀,分析球員的動作,進一步提升球員技術。
台體大與台大合作的「艾普斯坦計畫」,將在運動員鞋底加入特製鞋墊,台體大運動資訊與傳播學系副教授黃致豪說,一般來說,最佳揮棒時機是重心從後腳轉移到左腳,兩腳完全踏在地板上的時候最好出力,不過,有些選手會習慣把重心放在後腳,導致揮棒較慢。
他說,透過鞋墊的壓力點轉移分析,配合影像的回放讓選手跟教練觀看,能找出選手的慣性,逐步調整姿勢,找出最佳的擊球時機,協助運動員突破選訓的困境與瓶頸。
陳良基說,很多運動員都已經是頂尖選手,在最後的頂級對決時刻,若科技可以幫上忙,就能有效提升戰力。他期待4年的計畫,要努力將菁英運動員需要的技術帶出來,希望在 2020 年奧運能看到成果,甚至幫助運動員拿到更多獎牌。
入選的 8 個研究團隊計畫內容包括棒球、羽球、桌球、舉重及自行車等,研究團隊集合運動生理、運動心理、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資訊工程、醫學工程、物理治療、電機工程、航太工程及織品服裝等專長領域的研究者,藉由專案計畫執行,協助運動員打造專屬作戰武器,並進一步以運動科學鏈結運動產業,創造更高的產值。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