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 Victor Chan 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或許不少人和我一樣,對台灣媒體的新聞報導覺得失望透頂,從最近的大阪代表處處長事件再往前追到蔡英文總統在雲豹甲車的照片,還有更多所謂的假新聞,那麽我們的媒體到底是出了什麽問題?
回來台灣定居之後,很多人問我台灣爲什麽不能有個像 BBC 一樣、相對具有公信力的媒體,我時常回答說,BBC 沒什麽崇高的,只不過 BBC 以所謂洪荒之力做到了相對公平公正還有客觀的報導,也就是新聞的基本要求。
BBC 英國廣播公司(請注意是英國廣播公司、不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對新聞的查證是非常注重的,在選擇新聞應該是確實還是迅速的時候,BBC 强調的是以確實的前提、盡量做到及時而不是迅速。
一個新人進入 BBC 就職,首先就是一本厚達數百頁、時不時還會更新的製作人指引(producer’s guideline)這個指引適用於所有的節目,拿了這本被視爲聖經的指引還要去上課,經由討論的方式告訴你什麽是好的報導。
BBC 有近百年的歷史,最大的資產就是這麽久時間以來辛苦建立的聲譽,要是出錯而導致聲譽受損,這個責任是難以擔當的,一旦出錯,這個人頭落地可不是一個兩個就可以交代過去的。
所以 BBC 在新聞方面的可信度、公平性舉世皆知,但是要得到這樣的服務,就得要付出相對的代價,不然就是外國人常講的只肯出花生,那就只能請猴子,英國居民只要家中有電視或者在網路上看電視、每年就得要支付將近五千元新台幣的電視執照費,這個就是 BBC 的經費來源。
所以我們要自己問一下,我們願意負擔多少?如果不願意付出代價,自然就不會有什麽好貨,當年成立公共電視,但是卻又編列了吃不飽但是又餓不死的預算,就算以比例來計算,也難以和 BBC、NHK、KBS 相比擬,更別説成爲帶領良好新聞風氣的公共媒體。
政治人物也是想法設法地要把手伸進去,把公共媒體當成是公家媒體,政府改朝換代、公共媒體也跟著換老闆,走向也大轉彎。
在英國,政客們也巴不得能夠控制 BBC,但是如果真做了,那就是醜聞,誰也不敢跟 BBC 高層私底下説項、把新聞按下不發的,因爲記者不容許,社會上更不會視而不見。
打個比方,BBC 也有政論節目,但是這個政論節目是巡迴英國各地、政治人物要真正面對群衆的,此外既要包含不同政黨的政治人物、人數也要對等。
參加的來賓做出什麽指控,主持人當場就會要求提出證據,不會出現拿個假新聞當成自己言論依據的情況,也就是說“敢講就要敢負責”。
在這麽嚴格的情況之下,BBC 還是曾經出過問題,事後檢討,多數是因爲熱血衝腦、沒有多方加以查證。
以這次關西機場爲例,BBC 大概除了打電話給大阪辦事處之外,打電話給關西機場是必然的、但更一定會設法聯絡到那位爆料的網友,請他説明當時的情況。
但是看我們的各家媒體,有哪一家設法找到這位網友?他不是當事人嗎?
BBC 經常會就辨識假新聞發出内部通告,尤其是在出大事的時候,不會想當然耳地去猜測或者推斷。
不少人會説有圖有真相,但是經驗告訴我未必盡然,以前有一個新聞影片的畫面是在某拉美國家,幾名便裝男子手持步槍在橫跨馬路的天橋上開槍,來的消息是反政府人士襲擊軍警,但是經過查證,居然是便衣警察向撤退中的示威民衆開槍。
爲什麽能戳破假新聞就是因爲檢視畫面,不但發現畫面中的槍支是政府軍警使用的槍支、開槍的人雖然身著便服但是脚上穿的卻是軍靴、腰帶上還有手槍套和手槍,故而覺得有問題,請通訊社查證,果然是假新聞。
台灣媒體處理新聞的態度之鬆散、因爲立場而代替受衆下定論、知識不足而使用什麽草泥馬之類的不雅詞句、先射箭再畫靶的政論節目諸如此類的,問題出在哪裏?是學校的教育?社會的風氣?記者的養成?還是因爲我們雖然口口聲聲說在乎卻不願意支付對應的代價?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