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laudius
南韓總統尹錫悅週二晚上突然發動戒嚴,2 個多小時後國會投票解除,尹錫悅也在凌晨 4 點見大勢已去承認結果。據瞭解,包含內閣成員、執政黨內部、甚至主要盟友美國事先都不知道尹錫悅的計畫,似乎是尹錫悅和國防部長少數人決策結果。
在這短暫的鬧劇中,可以注意到,當時尹錫悅派往國會的是陸軍特殊部隊司令部所屬第 707 特殊任務團,也就是「白虎部隊」,這是一隻駐紮在首都的反恐與快速反應部隊,裝備精良,媒體也有拍到部隊成員裝備 GPNVG-18 全景式夜視儀,具有夜戰能力。
然而現場畫面,這隻特種部隊相對克制,似乎帶了所有昂貴設備但沒有裝備實彈,許多群眾把部隊往外推,雙方出現推擠但全程並未使用武器。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發言人則嘗試去抓住士兵的槍口破口大罵,把士兵罵得節節後退。
媒體也披露,被部署的部隊不是很確定要來這邊做什麼,也有人擔心對國會使用強制力是否會違法,因此沒有太激烈動作。翻牆與敲窗的工作效率看起來也不太像特種部隊。
事實上,南韓不僅是 1987 年民主化以來首次進入戒嚴,同時也是 OECD 國家中首次出現的戒嚴令。從過程中,不但執政黨內起而反對(執政黨當天也有 18 位議員到場投下反對戒嚴票),部隊似乎也沒有想認真執行荒謬的命令。
我認為,這是民主主義已經深入人心下展現的韌性。
好過日過去曾經來到南韓民主運動的轉淚點考察,這個地方就在首爾的延世大學門口。
南韓上次戒嚴是 1979 年朴正熙遇刺身亡之後,在這兩年期間發生光州事件。據當時服役的軍人表示,上級往往會灌輸示威群眾是被北韓共產黨指派的暴徒此一觀點,因此對採用武力士兵們沒有疑慮。光州事件後,雖然軍政府維持統治,但民間仍有一波接著一波的抗爭活動,維繫對軍政府的壓力,也一直有自發紀念光州事件的地下活動。
- 民怨引爆
1987 年,全斗煥政府無視民間要求修憲爭取總統直選的呼聲,強硬表示漢城奧運前「停止討論修憲」,並於 6 月初實質指定陸軍士官學校同學盧泰愚為下任總統。
6 月 9 日,延世大學爆發大規模抗議,學生李韓烈在校園內被催淚彈擊中頭部,當場失去意識倒地。身後掩住口鼻的夥伴攙扶著他立刻送醫急救。
這張照片傳遍全國,輿論大譁,隔天四十萬人民上街示威,2400 人被捕,運動很快擴展到全國卅多個城市,不只學生,中產階級也響應上街頭,據稱半個多月內有 830 多萬人上街抗議,1萬7千多人被捕,對政府的不滿傳遍全國,史稱六月民主運動。 - 民主勝利
在壓力之下,執政黨候選人盧泰愚不得不在 6 月 29 日幾乎全盤接受反對黨要求,開放總統直選,特赦所有政治犯。
7 月 5 日,李韓烈在頭部重創近一個月後,仍不治逝世,四天後,160 萬漢城市民走上街頭,為李韓烈舉行「民主國葬」。
雖然第一次的民主直選,因在野黨措手不及分裂(沒料到軍政府會同意直選),而使盧泰愚漁翁得利當選,使得轉型正義推遲了數年。但六月民主運動仍然是南韓民主歷史的里程碑,從此之後,總統直選再也沒有斷過。 - 永不遺忘
歷史的巧合是,南韓為民主歡呼、為李韓烈哀悼之時,正好是臺灣解嚴的前一週。
李韓烈中彈的雕像現在仍聳立在延世大學入口處,在小丘上俯瞰著校園,一旁的紀念碑上,刻着 198769757922 這串好像密碼的數字,紀念事件發生的幾個重要日期(6/9、7/5、7/9、22 歲)。
這次抗爭活動,後來被拍成《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獲得 2017 年南韓國內多項大獎,超過 700 萬人次到戲院觀看。而民主運動的其他篇章,也有《華麗的假期》、《我只是一個計程車司機》等大作,或近年的電影《12.12:首爾之春》等影劇不斷提醒人們過去威權統治的創傷。
成長在民主時代的人們,自然不會接受再度戒嚴,回到過去的年代。而經歷過民主自由教育的士兵,就算上級命令,也不敢把槍口對著人民。因此尹錫悅的失控暴走,註定失敗,並且很可能成為南韓民主化以後,第五位入獄的總統。巧合的是,前四人都是保守派。
南韓進步派或保守派的立場脈絡,和台灣有相似處但又不能完全類比(解釋起來又要寫一篇文)。簡單說,雖然對北韓的外交態度有差異,但沒有一黨敢迎合北韓的共產主義政權,朝野態度上均認同民主自由體制的重要。
當和我們境遇相似的南韓,將民主的痕際寫進歷史、保存地景、立館紀念(首爾有李韓烈紀念館)、甚至普遍成為影視作品主題時,更提醒我們轉型正義的重要。我們必須守護台灣人民的民主資產,永不忘記!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