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名來自各國的專家學者在「外交家」雜誌發表連署信,反對台灣在野黨強行通過「國會改革法案」,以下為全文翻譯。翻譯匆忙,如有不周,請見諒!
標題:國際學者對台灣的立法改革敲響警鐘
(文/外交家 譯/公子沈)
作為台灣的長期支持者、倡導者和朋友,我們作為簽署人對中國國民黨(KMT)和台灣民眾黨(TPP)提出的一系列議會改革,表示強烈擔憂和失望。 雖然議會過程的改革是理所當然的,即便在台灣,但是兩黨提出的這些改革,超出了世界各憲政民主國家的範疇,顛覆了法治和議會程序,同時還應該考慮到國民黨明確表示(這麼做是為了)破壞良善治理。
在 2024 年 1 月台灣民主大選之後,民進黨贏得了歷史性的第三個任期,當時的副總統賴清德獲勝。然而,議會卻陷入了深度分裂,三大政黨中沒有一個獲得多數席位,導致國民黨和民眾黨形成戰術聯盟,共同支持一系列議會改革。
改革中的主要爭議包括引入對議會的藐視罪指控,要求國家元首向立法者報告並接受質詢,以及擴大立法機關的調查權力。
雖然表面上這些改革看起來很重要,但它們沒有考慮到台灣獨特的憲政框架和立法實踐。它們超越了大多數其他憲政民主國家議會權力的範圍和權限,甚至允許政府官員在聽證會上僅因提問就被判入獄。
在這些未經任何公眾審閱的提案中,政府官員可能聽證會上因被立法者認定為隱瞞或不真實的言論,而被判處最多一年的監禁,這使得後者在撕裂的政治環境中化身成真相的仲裁者。如果官員提出自己的疑問,可能面臨最多六個月的監禁。
我們注意到,在大多數憲政民主國家,雖然也存在對藐視議會或國會的指控,但它們通常適用於違法傳票的藐視或在司法調查的過程中撒謊。沒有任何民主國家,會對在常規聽證會期間履行職責的官員僅因為“頂嘴”而適用藐視罪的指控。
鑒於台灣的政治氣候,這一提案尤其成問題。國民黨黨團總召傅崑萁表示,改革的目的是讓民進黨“找不到任何內閣官員”。另一位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最近說,聽證會上的立法和行政部門是“上下關係”。這種說法違反了憲法原則。
此外,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被控洩露國家機密文件而正在與外交部對簿公堂;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也因涉嫌向南韓當局洩露有關台灣最高機密潛艦計劃的資訊而接受調查。
所有這些都表明,所謂改革的目標不是支持良好治理,而是擴大立法部門的權力,以篡奪並懲罰行政部門。這明顯違反了「中華民國憲法」當中的權力分立原則,台灣在正式名義上是中華民國。
在這個改革方案中還有其他違憲的提案,包括要求台灣總統參加立法院的質詢會議。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總統僅能進行“國情報告”,這就是為什麼前國民黨總統馬英九,作為一位法律學者,曾經說這樣的提案會混淆總統的角色。
此外一個是擴大立法院的調查權力。目前這一職責是由台灣政府的另一個平等機構監察院來行使的。雖然出現了可能關閉這一機構的討論,但尚未實施。因此,關於立法機關權力可能過度擴張的嚴重問題仍然存在。
總而言之,目前提出的這些改革方案可能違憲了,並且屬於對其他政府機構所持有的政治權力的篡奪。這些改革損害了台灣良善治理的形象,並在台灣面臨來自北京日益增長的挑戰和複雜局勢時,進一步製造政治裂痕。
更重要的是,這些改革是在壓制政治辯論的環境中提出的。國民黨和民眾黨的改革文本尚未公佈供公眾審查,這違反了長期以來的立法慣例。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還首次要求立委用舉手表決而不是記名投票來通過這些改革。
此外,國民黨禁止民進黨立委對改革方案的各條款進行修正、辯論和審議,這限制了充分辯論。這麼做所引發的對閉門會議缺乏透明度的指控是合理的,而且這些都是改革方案本應防止的行為。
在 5 月 17 日,民進黨立委試圖阻止在未經公眾披露和實質性辯論的情況下通過改革,導致議會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數百名抗議者也聚集在立法院外反對這些議案的審議。當這些法案再次於 5 月 21 日提交審議時,預計有數千人聚集。
這封信寫於 5 月 20 日。根據抗議活動組織者的說法,5 月 21 日反對法案的抗議活動吸引了約 30000 名參加者。
我們,一群國際學者、記者和政治人物,對這些改革對台灣社會的分化效應及其對台灣全球地位的負面影響深表關切。
隨著新政府於 5 月 20 日宣誓就職,數百名國際政要飛來參加這一場合,他們應該見證的是台灣強大的民主,而不是其分裂的深度。更重要的是,
台灣的公民應該擁有一個負責任、問責和透明的政府,而這些改革法案卻在削弱這一切。
簽署人:
- Bob I. Yang,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
- Clive Ansley,加拿大溫莎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退休的中國歷史與中國法律教授
- Coen Blaauw,美國華盛頓特區台灣公共關係協會(FAPA)退休執行董事
- Michael Danielsen,丹麥哥本哈根台灣中心主席
- June Dreyer,美國邁阿密大學
- Michael Fahey,美國律師,加州律師協會成員
- Zsuzsa Ferenczy,台灣國立東華大學和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 Christopher Hughes,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名譽教授
- Thomas G. Hughes,美國華盛頓特區前參議員克萊本·佩爾的幕僚長
- Sasa Istenic,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
- Su-mei Kao,美國台灣公共事務協會(FAPA)全國主席
- Guermantes Lailari,台灣國立政治大學
- André Laliberté,加拿大渥太華大學
- Lutgard Lams,比利時魯汶大學
- Benjamin Lewis,PLATracker,美國華盛頓特區
- John J. Tkacik,美國華盛頓特區世界政治研究所
- David Schak,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格里菲斯大學
- William A. Stanton,台灣國立政治大學
- Wen-ti Sung,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Gerrit van der Wees,美國弗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
- Stephen M. Young,美國前外交官、大使、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
- Bill Sharp,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 Marcin Mateusz Jerzewski,歐洲價值中心安全政策
- Michael Turton,「台北時報」專欄作家
- Sam Rainsy,柬埔寨反對派領袖
- 鍾健平,香港前立法會議員
- Celito Arlegue,亞洲自由民主委員會執行董事
- Jeremiah Tomas,亞洲自由民主委員會青年主席
- John Joseph Coronel,自由與民主中心主席
- Mu Sochua,柬埔寨前國會議員
原文出自公子沈臉書。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