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感覺、思考和行動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geralt
我剛到成大時,資深的同事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不曉得接了多少有的沒有的雜事,不管是業界、教育部、國科會、經濟部等等等等,做苦工的同時,經營資深前輩的人脈,因此升等都很順利,也結交不少的朋友。
在台灣資安大會上,谷社長說她們做資訊安全,也是押寶,想不到越來越大,現在變成「亞洲第一大」的資訊安全會展。
她問我為什麼會走上資訊安全這條路,我覺得大概就是我前面講的那樣,苦工做久了,刻苦耐勞就會有風評,也會得到資深同事的信任。
當時難道我都沒有情緒嗎?為什麼能夠跟前輩同事相處這麼好?我到底是怎麼想的?尤其那些看起來很難相處、個性幼稚的同事,我到底是用什麼心態來跟他們相處。
積極行動基本的條件就是失去感覺,意志主導行動,失去感覺的意志,瘋狂地驅動的一個人的行動。這個認知對我的選擇和生活很重要,不相信自己的感覺,這種東西是不可靠,以行動為最主要的目標。
行動家都是正面積極,甚至是快樂的,人若沒有情緒低落,他就是個行動家。
感覺其實是一種令人討厭的東西,覺得好的事情不一定是好,覺得不好的事情不一定是壞,憑感覺做出事情的決定,有非常大的風險。
對事物仔細的觀察,才能夠有感覺,正常的情況之下,藉由感覺產生思考,這是我們從小到大學到的東西。等到習慣了這樣的方法之後,突然會發現,用感覺去思考,遠遠比不上用思考去感覺。
精神的提升和自我意識的發展,這是一個內化的過程,需要個人通過思考和克服內在矛盾來實現。有觀察才有感覺,有感覺才有思考的依據,當思考決定選擇以後,用思考來感覺、並且行動!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carlosalvarenga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