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圖片來源:取自 壯闊台灣聯盟 Forward Alliance 臉書
沃草 Podcast「民防關我什麼 4」最新一集,壯闊台灣聯盟的怡農和主持人雪莉、萌萌,一起暢談民防大小事。
在壯闊台灣成立四週年之際談《後盾計畫》,格外有感觸,因為我們的方向始終如一:
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因為,公部門專業軍警消醫人員還在趕來的路上時——「最有能力幫助彼此的,或許就是現在正在聽這集節目時,坐在你旁邊的這個人——就是你的家人、你的同學、你的同事。我們在推廣的是,讓更多有意願幫助彼此,讓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
我們也討論到「民防」概念在台灣的誤解:許多人會直接想到民團、民兵、軍事任務,因為現行《民防法》的立法宗旨和任務編制,確實是包含戰時支援軍事任務。
事實上,民防的核心精神,是在災害發生時,不分地震或戰爭,要保護民眾的生命。所以國際上談論民防時,更多人談的是「民間防護」(civil protection)的觀念,這對於天災事故頻繁的台灣格外重要。
比如說,根據《日內瓦公約》1977 年的附加議定書,民防有三項基本目標,第一、保護民眾生命,第二,確保民眾面臨災害時可以復原,第三,讓民眾擁有生存的機會跟條件。在這三個目標下具體包含十五項任務,如預警、疏散、避難、缺電管理、救援、醫療救護、打火、危險區標示等等,上述所有內容都是圍繞著「救命」的核心理念,而發展出來的。
這幾年當公民社會開始積極投入民間防護工作時,我們期待政府從中央到地方一起大步前行,每年的防空演習就是「做好準備」的最好機會。但就如某位前台北市長所說,「我實際上當過台北市長八年,我就明白跟你講,萬安演習其實都假的,現在如果空襲警報一響要躲哪,我們沒有人知道。」
希望行政單位與地方首長願意正視問題,我們可以不要追究過去,但從今年開始,每個人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力量。
今年沃草《積極行動指南》也發行了新一版線上手冊,你下載了嗎?仔細找找,壯闊台灣的 SMART 事故現場處置原則也在裡頭。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值得花時間好好閱讀,為自己、家人隨時做好準備。
好了,故事說到一個段落了,現在一起來收聽完整訪談吧。

圖片來源:取自 壯闊台灣聯盟 Forward Alliance 臉書

原文出自壯闊台灣聯盟 Forward Alliance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