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行的最後一站是 Brisbane 布里斯本。
我趕在週五下班前抵達 「昆士蘭州重建管理局 (Queenland Reconstruction Authority) 」辦公室。
QRA 主要負責昆士蘭州的災後復原與重建、執行韌性計畫以減少未來的災損,以及重建資金的分配。
總經理 Jimmy Scott 親自接待,他就如同這趟旅程中我碰到的每一位澳洲人,對來自台灣的訪客格外親切(雖然我相信他心裡很期待週末的開始⋯⋯)。
Jimmy 說他剛出差回來,跟同事們去挨家挨戶勘查地方的重建狀況。
2022 年澳洲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洪水:東岸有兩萬多戶住家淹水、五萬多棟設施場所斷電。當時 QRA 在三週內做了一萬八千戶的災害評估,並在三、六、九個月後定期回到各社區,追蹤復原的狀況;若看到居民仍需要協助,就當場安排社工進一步聯絡。
Jimmy 示範他們如何做「災害評估」。他在會議室螢幕上,拉出一個類似 Google Map 的地圖,這是他剛拜訪的社區。地圖上顯示密密麻麻的小三角形,綠色、黃色、也有紅色,覆蓋著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三角形代表一棟房子。
Jimmy 隨意點選一個三角形。小視窗出現,顯示那棟建築物的評估報告:訪視日期時間、訪視人員的姓名、損壞程度等文字,還有現場照片。QRA 每次的回訪都有完整的紀錄。
2011 年 QRA 成立之初,原本只是暫時任務編組。「但是很不幸」,Jimmy 告訴我:「這個市場越來越大,因為環境改變得實在太快」。
計畫跟不上變化,業務量越來越大。因此四年前 QRA 更新了災害管理系統,讓工作人員可以用個人手機直接登入。”Bring your own device” 讓 QRA 的災害評估與服務量能大幅提升。
Jimmy 用 “game changer” 來形容這個系統升級的效益:今天,每一位消防員、社工、或 QRA 的工作者都能站在受災建物前,用自己的手機填完評估資料、拍照,直接送出;系統即時更新,立刻反映在地圖上的三角形。
眼前的地圖,其實我已經相當熟悉。因為在澳洲期間,我在雪梨的消防局、昆士蘭的消防局、國家緊急管理署的中央指揮中心都看到同一個畫面,這些資訊都是串連的、共享的。這是所謂的 “common operating picture” — 讓所有的利害關係人都能讀取最新的資訊。
「共同的畫面」讓每個層級的決策者能夠做出最好的判斷。比如說:如果某個州的消防局要處理的案件特別多,該州的應變中心可以提前在重點區部署人手、或動員消防志工;而聯邦政府看到地方的緊繃狀況,可以主動調整國際援助的計畫,讓該州原本要待命出國的救援團,留在自己轄區協助國內救災,改由別州團隊輪班。
澳洲的「跨部門合作」不只是橫向溝通,也包括上下連結,從地方到聯邦政府都積極共享資訊。而在不同城市、不同層級的戰情牆上顯示共同畫面,則是這個文化的具體運作方式。
過去的災害有分季節,山火季、洪水季,但現在幾乎全年發生,一個地方著火的同時,另一個地區在淹水。災害不只更多型態,也更嚴重、時間拉更長:澳洲 2019-2020 年間的叢林大火,延燒超過 160 天。
Jimmy 不斷跟我強調:環境在改變,現代的災防工作不能只靠著昂貴的「應變與重建」,必須用風險管理的思維來減輕下一場災害對社會的影響。
因此「全政府」的災害管理系統有另一個重點:整合相關數據、辨識新的熱點,在天災發生前啟動「韌性改造」工程,減輕損失、省下重建的費用;在最危險的區域,州政府甚至出資由市政府向居民採購房產,鼓勵整個社區搬遷。
這些都是 QRA 的工作範疇。他們不只處理災後重建復原,也積極面對未來,預防、降低可能的災損。
我在澳洲的這個禮拜,看到他們透過不斷的努力與創新,在災防面建構韌性社會;很多新系統與應用,都是過去這幾年才開始嘗試。大環境在變,只有持續的投資與應變,才有機會進步。
原文出自壯闊台灣 吳怡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