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第一次的馬習會,我許多大學的朋友都焦躁不安,甚至有人因此睡不著,九年的時間證明這是馬英九的「死亡之握」,中國現在的國力已經遠遠比不上九年前。
「死亡之握」不是迷信的產物,它反映一種諷刺。這位曾經受國民高度信任、擔任過台灣總統的馬英九,選舉的時候說台灣的前途由全體台灣人民來決定,現在跑去中國人沿路哭,最後跟獨裁者開心握手。在他總統的任內竟試圖通過服務貿易協議和對外賣出半導體技術,來對中國表達投降的姿態。
「死亡之握」最佳的表現就是今天新聞的這張圖片。馬英九與習近平握手的照片,正是諷刺的巧妙之處。成功的諷刺,在於在尊重受害者的同時,揭露加害者的虛偽。
諷刺固然會帶來傷害,但它不是通過無意義的侮辱,而是透過尖銳且精確的批評來展現,它打破禁忌,卻又相對無害。諷刺所呈現的喜劇效果令人嘆為觀止,其中的幽默元素能有效地嘲諷對手,吸引更多觀眾的目光。重要的是,諷刺在其決定性的表述中,不會因追求娛樂而喪失其尖銳性。
諷刺主要是對抗的,它針對被認為有缺陷的事物,以及那些形式上讓人難以置信的現實,無論是針對個人、機構還是態度。對任何諷刺的作品來說,成功的關鍵在於辨識出真正的「敵人」是誰。這就是「死亡之握」引人入勝之處,它不是在諷刺迷信,而是在嘲笑那些出賣台灣的行為。
習近平遭受馬英九第二次死亡之握的攻擊,看起來即將承受相當悲慘的命運!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