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laudius
高雄輕軌即將在 1/1 全線成圓,到現在都還有一些很奇怪的評論,今天我們來講另一個很常見的迷思,每次提到輕軌,都會引來「沒用的建設」、「都沒人搭啦」、「載空氣」、「蚊子輕軌」等等攻擊,不過近年這種攻擊除了部分無知愚民還會使用以外,有日益減少的趨勢。
因為有兩個事實已經打臉酸民:
-
高雄輕軌還沒完全通車,但已是台灣載客量最高的輕軌系統。
- 高雄輕軌的 CP 值甚至高於同期中運量捷運建設。
台灣在高雄市之後,新北市也已通車了兩個輕軌系統,但其運量都比只通車約 3/4 的高雄輕軌少了一大截。
以 7 月來說,高雄輕軌雖然受颱風影響 3 天,但日運量仍有約 22462 人(扣除此 3 日後日均有 24118 人),而淡海輕軌 12324 人,安坑輕軌則為 4558 人*。
況且新北兩個輕軌系統,都已和運量較高的台北捷運路網串連,並有較長的高架路段,土建規格高於高雄輕軌。淡海輕軌造價為 153 億(9.55km),安坑更達到 166 億(7.5km),花費了較高投資,效益不一定較高。
幾乎均採平面(僅一站高架)之高雄輕軌,一二期總經費 211 億,目前僅通車約 3/4 的 17.1 公里,但大家很喜歡講的 CP 值並不輸給其他採更高規格興建的軌道系統。
例如台中捷運綠線,是更高一階的鋼輪鋼軌中運量系統,長度 16.95 公里的中捷造價達到了 593.37 億,造價約輕軌 3 倍,單位時間載客量也可以達到輕軌 3 倍以上,但同期日運量為 35018 人次,僅為高雄輕軌 1.5 倍。
輕軌在延伸至 C24 後,運量有明顯提升,相比同期捷運紅橘線有新路段的輕軌運量提昇明顯較高,也是 10 月以後高捷總運量能趕上疫情前的關鍵因素。展望輕軌成圓,大順路段的 5 公里,是整段輕軌人口、商業活動、通學通勤密度最高的路段,預期運量至少再增加 40%,也就是達日均 3 萬人以上。
更有趣的一個統計數據在於,跟其他國家輕軌(路面電車)相比,高雄輕軌表現也不算太差。
以鄰國日本 21 個路面電車系統而言,最新通車的宇都宮輕軌,採取較高規格的 LRT 系統,造價為 684 億日圓(約 150 億台幣),日運量大約 1.22 萬人,已被認為是超標成功。
高雄輕軌的日運量,目前大約和大阪、札幌、熊本幾個地方的路面電車相當。全線通車之後,有機會僅輸給有 7 條線的廣島、人口密集的東京的 2 條路面電車、和實質上可當作地鐵的京阪電車(這條只有一站在路面,之後都是專用軌道,甚至和地下鐵直通運轉),樂觀的話大概可追上長崎,排到相當日本第 5~6 左右。
要注意的是,輕軌和捷運本來就是優勢區間不同、互補的運輸系統,以高雄的需求,並非蓋了輕軌就不用捷運,而是其實是以更快、更低成本,形成路網,串連捷運與公車。
而輕軌作為設計運量低於中運量捷運,高於公車的路面運輸系統,自然也不能要求輕軌擔負起捷運的疏運能力,同時擴增捷運、輕軌路網,才是讓軌道運輸普及,達成市區「步行、自行車範圍」都有車站的關鍵。
這也是我們在歐洲 100~300 萬人口的中大型城市,如米蘭、慕尼黑、維也納、里昂、布拉格、斯德哥爾摩⋯⋯等地常看到的策略。對於軌道發展起步較晚的高雄,不同類型的大眾運輸交互搭配,會是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就這觀點來看,高雄輕軌效益後勢當然可期。
在高雄輕軌即將通車之際,好過日也屢次強調,需要改善運行效率、增購列車、改善轉乘步行環境、調整轉乘公車路網等政策,重點都是要讓輕軌提升運量,發揮更大的效益!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