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基進專欄》全民國防系列二:萬安演習還在「演戲」,空襲來了怎麼辦?

萬安演習。 圖片來源:中央社

2023 年 7 月,一年一度的萬安 46 號防空演習在全台各地上演,國防部指出,全台二十二縣市各選出一個重點驗證區,要進行「車停,人就近疏散」及「實際進入防空疏散避難設施」的驗證。由於防空演習事涉台灣重要民防體制,攸關人民在戰爭時的生存,防空演習該如何演練,成為相當重要的國防政策課題。

台灣海峽是繼東歐克里米亞、加薩走廊之後,最有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過去台灣社會遲遲未建立面對戰爭的心理準備,一但戰爭驟然發生,必然會是人道災難。若想要維持社會在戰時的穩定,萬安演習或民安演習等平時演訓,必須確實進行,民眾才能在戰爭中求生存。

台灣基進今年派員赴烏克蘭考察,在奧德薩遭遇空襲,該員遭遇三次空襲,除實證兩道牆原則,更明白事先可以準備什麼,以至空襲發生當下不會混亂不安。因此,實地演習確實可以讓避難更加熟練。

經過台灣基進實地檢視與驗證 2023 年萬安 46 號演習,發現政府在萬安演習的執行上,仍有許多問題。

防空避難空間浮濫,標示貼紙到處張貼,實際可用的空間有幾處?

下載並打開警政 APP,進入防空避難地圖,可以看見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防空避難標示。根據資料顯示,截至110年底止,台灣的防空疏散避難設施共計 10 萬 5 千餘處,可容納人數約 8,665 萬餘人。然而,10 萬餘處的避難空間,真的實際可用的空間有幾處?

台灣基進便就萬安演習在台北、台南與高雄等地進行實測,結果發現,這些緊急避難場所,有九成是進不去的。實際上所謂的防空避難空間,大都是一般私人產權地下室空間,有的鐵門深鎖,有的在社區大樓內。

同時,新式的防空避難標示貼紙到處張貼,卻宣導不足。不僅貼紙本身不耐風吹雨打,且標示不足,看不出有關單位及場所容納人數,導致店家及居民都不知所以,也不知道避難場所在哪。萬一空襲警報響起,即便有警政 APP 的引導,這些避難空間都是濫竽充數,無法真正起到逃生避難的作用。

未確實引導大賣場與大眾運輸等公共場域民眾避難

在高雄的實測發現,大眾運輸系統,包含捷運輕軌皆有公告「下車後應依照引導躲避」。但實際上在重點驗證區前鎮區內的輕軌站下車後,卻被要求在月台暫時待避,然而依照高雄輕軌站的月台條件,根本毫無防空避難效果。

同樣位於重點驗證區的知名賣場,演習開始後,一切如常營業,無引導避難,也未有關閉門戶拉下鐵門、關燈、關窗或拉下窗簾等對應處置方式,且主要出入口自動門仍可自由進出。

對於行人的疏散,則僅由警方引導至「騎樓」暫停躲避。但根據防空避難要點,應該要由警察等民防單位,將民眾疏散至最近的「防空避難點」。

可以預先準備規劃的大眾運輸系統與大型賣場的疏散避難,都只做半套;而一般民眾的避難演練,也只是便宜行事停在騎樓等待。倘若無法按照演習要求進行確實的避難演練,那也只是浪費一般人的時間而已。

防空演習都是「演戲」,流於公關表演形式

每次萬安演習,媒體拍攝參演人員掛著路人名牌、住戶名牌緊急避難。離開演習區域,其他地區的人是否被指引做到與「示範演員」一致,確實避難、抱頭趴地?事實上,人民都心裡有數,演習歸演習,相對無感。

經台灣基進實地驗證,台灣的防空演習仍然停留在表演式的演練。並沒有徹底向人民推行:當空襲來襲時,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最迅速、最佳的避難方式。台灣的防空演習簡單來說,欠缺對人員的訓練,以及發掘預期外的問題。

台灣基進主張

  • 演練考核應納入區域內所有公民實際參與,勿當演習局外人。
    實際上,無論是民安演習或萬安演習,以往皆為「照本宣科」地對媒體展演,從未透過「檢驗式」的真正演習,測驗所有任務單位人員的反應,以及相互協調的合作能力。其測驗成果是否禁得起戰時或災時的嚴酷考驗,頗令人存疑。
    政府真正要做的,是各單位人員執行力的核實驗證,並精進國防與民防體系各類組織的協作訓練。同時,相關部門必須將演習區域內的每一位民眾納入演練,使每一個人徹底親身參與並協同演練,而非在旁觀看表演的「局外人」。
    如此一來,在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威脅時,社會大眾才能因為平時勤於演練,而脫離在戰時不知所措,進而對未知的情形產生恐懼的心理。
  • 實施全台各行各業動員演練,檢測全台的常後部隊、民間單位的反應速度。
    舉行「全民防衛動員演習」的目的,在於檢測全國的常備與後備部隊,以及一般民間單位在面臨戰爭或災害的反應速度。
    以交通工具的動員為例,主管機關應提早於演習實施前,通知預計動員的民營客運公司,必須在一段時間內,隨時準備接受物力動員。待政府下達動員令後,客運公司即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車輛與配屬人力動員,配合國軍部隊或災防救護單位投入作戰、救災。如此一來,才符合全民防衛動員的「常後一體」、「後備動員合一」、「跨單位合作」等三大目標。
    然而,政府至今從未實際對全民防衛動員進行演練。國防部與地方政府應該要以此類動員規模的演訓常態化為目標,方能有效驗證演習成果。
  • 台灣基進出版《空襲來了怎麼辦》隨身民防手冊
    台灣基進特別邀請台灣安保協會、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擔任顧問及監製,推出基進版民防口袋小書《空襲來了怎麼辦?》。全台黨部皆開放索取手冊,遍布全台灣的「基進黨友善店家」也是推廣管道。盼令民眾在面對緊急危難時,有最簡易、正確的基本自保、助人知識,也希望拋磚引玉,令「全民防衛」變成「全民議題」。
    民防手冊主要參考日本《NHK》的避震手冊。不管從一般天災、緊急事故的應變到戰爭災害,都應做好日常準備。目前地方的應變教育很薄弱,例如面對不同緊急災難應有的措施、各類警報警示音的辨別區分,或離家最近的避難場所在哪裡,事實上大部分人並不清楚。

台灣基進推動口袋小書的最大用意,就是希望讓台灣政府瞭解,應盡快將更多簡易且普及的全民防衛資訊,傳遞到全台民眾手中。即希望大家可以做好準備,也同時能大大降低對戰爭的恐慌。

因為「唯有備戰,才有真正的和平」,透過備戰,才能避免戰爭的風險。

圖片來源:截自 台灣基進 臉書

原文出自台灣基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