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怯生生站在鏡頭前,到享受鎂光燈關注,11 歲桌球小將李任悅 7 月底從 WTT 賽事青少年賽事起步,11 月登上 U11 世界第 1,從過去那段邊打邊哭的日子,現在她甜美的笑臉上多了份自信。
李任悅的父親李黎懌原籍中國,曾擔任台灣桌球一姐鄭怡靜、青奧銀牌選手洪子翔的教練,在台灣已定居 25 年,而母親林煜坪過去也曾是桌球選手,從小就耳濡目染的李任悅,在國小一年級正式練桌球之前,父親帶領選手參加 2014 年仁川亞運以及中國移地訓練時,李任悅就曾隨行。
對於 9 年前的亞運,李任悅已無印象,但陪父親赴中國移訓那次,她透露,仍依稀記得在場邊幫忙撿球的畫面,或許從那時起就對桌球開始有興趣。
李任悅就讀苗栗照南國小一年級時,在父親安排下加入桌球隊,而母親林煜坪並非一開始就支持,反扮演「干擾者」的角色,她說:「我會跟悅悅說,我跟妹妹要去逛街或看電影囉,測試一下她,但發現她仍不為所動。」
看著李任悅對桌球的堅持,林煜坪決定放手支持,並由李黎懌扛起指導李任悅球技責任。
李黎懌、林煜坪在家中分工清楚,有人扮黑臉、有人扮白臉,只是李黎懌執教多年,卻是首次身兼父親與教練雙重角色挑戰,他說:「很多例子顯示,教自己小孩非常難,或者教不了。」他沒有退卻,透過軟硬兼施,一步步磨出女兒的天分。
疫情成為父女第 1 個考驗,有時單日要耗費 5 小時搭車往返苗栗、新北淡水,參與國泰人壽桌球隊訓練,單程近 100 公里的路程、至少得轉乘 3 種不同交通工具,李任悅說:「最怕遇到連續假期,搭火車時會沒位置坐。」
除通車北上訓練,疫情期間在家中的「自主訓練」也不能少,5 坪大的房間放上 1 張球桌,就是李任悅的臨時球館。
談到當初打桌球的初衷,李任悅天真地說:「我想要變得很厲害。」年僅 11 歲、正值好玩年紀的她,面對一成不變的訓練難免偶爾還是會耍賴,當訓練一直達不到父親要求時,就會賭氣跑回房間。
這時李黎懌就得進行角色轉換,他笑著說:「會鼓勵她再練習 20 分鐘,就讓她看卡通、買玩具或外出吃飯。」
不過,李任悅桌球路並非一步到位,當外界看好她篤定通過少年組桌球國手選拔時,她卻慘跌一跤,這個失利帶給她不小打擊,她承認,輸球後大哭了一場,難過了好幾天,直到今年再次挑戰國手選拔心裡還是有陰影,直到確定選上國手,那顆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來。
目前就讀小六的李任悅,今年 5 月底取得少年國手資格,7 月底正式跨出國際賽第 1 步,在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 WTT )首秀一鳴驚人,奪得韓國公開賽 U11 組女單金牌。
「想說在亞洲很難打,能打到前 8 名就不錯,沒想到悅悅超水準發揮。」這面金牌,讓李黎懌對女兒的未來充滿無限期待,「她反手進攻以及處理球的能力,都明顯比同齡層的選手還高出一截。」
過去 3 年蓄積的能量,李任悅一口氣爆發出來,從韓國站起,4 個月內接連征戰香港、泰國、澳洲、義大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共奪得 6 金 3 銀 2 銅,其中在義大利公開賽,更稱霸 U11 、 U13 組女單。
櫥窗內琳瑯滿目的獎盃,看似是李任悅與父親引以為傲的勳章與榮耀,事實上這段巡迴之旅,李任悅流過的眼淚恐怕不比汗水少,包括在香港、泰國與匈牙利的決賽,都因壓力太大邊打邊哭,最後都以輸球收場。
至今回憶起那段過去,李任悅仍印象深刻,她說,香港比賽時遇到地主選手,被場邊球迷的加油聲嚇到,而匈牙利那站則是先是拿下 U13 組冠軍,再戰 U11 組時,幾個關鍵球沒處理好,就有點手忙腳亂,她總結原因:「主要還是自己太想贏、不想輸,控制不住情緒。」
在父親的開導下,李任悅逐漸理解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席話,輸球不能怪任何人,只能怪自己,「要把自己變強,讓別人見到自己都會怕。」
拿到了冠軍,李任悅也有了更多自信與勇氣,從一開始在轉播場比賽會膽怯,到後來希望自己比賽有轉播,期待更多人注意到自己,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她的每一拍都比過去更沉穩。
今年 11 月 7 日對李任悅而言別具意義,不僅奪得匈牙利公開賽 U13 組金牌,排名還登上女子組 U11 世界第 1,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她興奮地跳起來,從沒想過這天來得這麼快,她直呼:「很興奮、很開心,出國比賽看到很強的選手,也想要自己更進步,但現在有點壓力。」
李黎懌表示,過去鄭怡靜曾以 14 歲之姿成為台灣史上最年輕的女子成人國手,期待李任悅未來也能向鄭怡靜看齊,明年預計將越級挑戰 U15 、 U17 、 U19 組國手選拔,並朝成人組國手選拔邁進。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