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laudius
輕軌常常被說成觀光為主的運輸工具,這句話對了一半。
一方面,輕軌平日運量就有 1.5 萬人左右,通勤運量日益增加;然而另一方面,輕軌的假/平運量差異比捷運還大,在假日時,美術館、駁二、海音到夢時代的觀光人潮,確實貢獻了不少運量。
世界上 400 多個輕軌城市,99% 是通勤用途,但路面電車在世界許多城市,已成為地區魅力的象徵。
由於貼近社區、與街道融合,和不見天日的地鐵或有著高聳隔音牆的高架捷運相比,搭乘路面電車體驗城市,不論景觀或進出車站都更加方面,在服務品質、信任感、搭乘舒適度上,又遠勝於一般公車,可說是最適合觀光的一種移動方式。
輕軌適合觀光並不是壞事,更不會和通勤用途衝突。反倒應該好好利用輕軌的觀光價值,透過更精緻的包裝來提升。
例如位在東京大塚的 OMO 5,是星野集團在度假村以外,另外推出較為平價的城市商旅系列。
由於位於都電荒川線附近,離都電大塚站徒步約3分鐘,在設計旅館公共空間時,就把各種路電的元素融入其中。
旅館靠近走道的休息區,設計成路電車廂的對坐軟沙發凳,上面有懸掛把手作為點綴,牆上則設計有站名牌和路電周邊景點地圖。
商品區販售由東京都交通局授權的路電書籤、筆記本等文具。
旅館也提供免費的電車紙模型,以及車掌的帽子、大型軌道地圖底版給小孩子遊玩。
而「都電散步」當然是旅館大力推薦的行程,透過搭乘電車或在周邊散布,遊客可以方便的到達早稻田大學、池袋太陽城、或是充滿下町風情的街道。
同樣把路面電車當作觀光宣傳的城市,不論在日本或世界各地都還有不少,而輕軌列車從外(塗裝)而內(包車特別活動),都可以作為城市中移動的觀光賣點。
高雄輕軌成圓之際,也可以透過授權合作開發模式,鼓勵民間業者利用輕軌元素,在沿線進行商業、旅宿開發,引進更多機能,也有助城市行銷與運量提升。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